今年以来,陕西省洛南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针对辖区人口流动大、层次杂、分布散等特点,创新推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实行出租房屋登记备案制度,实施分类管理
出租屋的治安管理难度非常大。工作中,城关派出所抓住出租房屋中“人”这一基本要素,制定出台《出租房屋暂住人口登记申报制度》,按照“谁出租谁负责”原则,实行出租房屋登记备案制度,明确规定公安民警、出租屋房主与租房户的三方职责,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派出所加强出租房屋管理的举措与决心,规范出租房屋管理。
同时,他们建立“等级管理办法”,针对房主、租房户履行相关规定情况,分别用 “黑色星”、“黄色星”、“红色星”三色图案标注于随身携带的辖区分布图上,实施分类管理,一目了然。
“房+人”模式实施以来,根据群众举报,城关派出所破获系列盗窃案件12起,增强了流动人口管理的实效化。
督促用人单位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提升管理的可操作性
矿区点多、线长、人杂,治安管理难度大。城关派出所以辖区煤井、矿山企业为重点,抓住用工单位中流动人口“就业”这一环节,制定出台《企(事)业单位用工人员报备制度》,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用工用人登记备案制度,落实业主、公安民警的管理责任。敦促企业如实填写《企(事)业单位用工报备档案》;实行民警定期走访制度,强化用工单位对人员的监管职责;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切实维护企业与职工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城关派出所督促用人单位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分为初次备案、变动备案和注销备案三个备案时限,极大提升了流动人口管理的可操作性及警务工作效率。
截至目前,洛南县城关派出所辖区所有用工单位全部完成报备,进入审核管理阶段,并从中抓获网上在逃人员2名。
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全面掌握外来人员情况
治安管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人管人的问题。城关派出所针对辖区人口分布散、出租房屋多的特点,以社区警务室为依托,社区民警与社区(村屯)工作人员共同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定期召开碰头会议,排查梳理流动人口以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打算。
城关派出所还深入辖区各村组和单位走访排查,及时全面掌握辖区外来人员、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等高危人群底数,并及时录入信息应用平台。
城关派出所抓住流动人口“留宿”和“需办理基本业务”的环节,以信息化体系、旅馆业信息系统等各类信息化系统建设为核心,以强化实名制登记制度、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录入为根本方法,实行专项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属事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对流动人口进行运动轨迹管理。城关派出所建立QQ群,把出租房业主加入群中,及时通报和掌握出租房屋及人员变动情况,做到有的放矢,来知去明。
成立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委员会,动员基层组织参与管理
基层各种组织是治安管理的有力补充。城关派出所抓住流动人口“与人接触”这一根本要求,成立由派出所所长任组长,各相应社区主任以及社区民警为成员的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委员会,并在管辖地区发展一名协管人员,该协管人员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必要时给予物质奖励。
这种模式以及各项服务举措实行以来,该派出所辖区各类刑事、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0%,锦旗、感谢信收到数量同比增加20%。
·利益视角下的流动人口法治管理模式
·辽宁流动人口全面纳入“一证通”
·辽宁流动人口全面纳入“一证通”
·重庆流动人口年内 可在网上办“两证”
·广东大埔民警外出“取经” 助推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
·流动人口找谁要独生子女奖励费
·流动人口找谁要独生子女奖励费
·武汉今年为流动人口办“十件实事”
·辽宁:流动人口凭《居住证》可申请公租房
·林捷: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