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起,“中国式过马路”一词随着北京交管部门的严整号令,再度在网络上迅速升温。根据新规,“带头”闯灯的行人将面临罚款处罚,对于态度蛮横、拒不服从纠正,有妨碍民警执行公务甚至是袭警行为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处理。
一石激起千层浪。“严整”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公众热议。“不看信号灯,凑一拨就走”,这样的行为似乎早已在街头司空见惯。那么,信号灯下的行人、开车人、骑车人都有怎样的表现,有怎样的心理状态呢?众多网友对严整“中国式过马路”又有怎样的看法呢?4月10日,本报派出多路记者走上街头,聚焦北京交管新规实施首日现场。
四个路口有三个“无灯可循”
【地点】西二环广安门桥下
【时间】10日13时许
广安门桥是北京西二环主路上的一座立交桥。桥下是跨河环岛。环岛东连广安门内大街,西连广安门外大街,南北分别与西二环辅路相连。
记者乘844路公交车从广安门南站下车,由南往北来到广安门桥下环岛东南口,准备过马路。绿灯亮起,刚迈出两步,右转的一辆公交车就冲了过来,记者只能先避让。随后,记者来到二环路东侧的辅路广安门北街路边,正准备由东往西过马路,一抬头,却发现这里并没有设置红绿灯。此时,一位骑电动车的女子恰好停在了身边。“这里没有红绿灯,过马路岂不是很危险?”听到记者的问话,女子似乎觉得有些奇怪,“哪有什么红绿灯?没车了就过呗。”女子边说边来回“侦查”一下,在她认为“安全”之后,立刻踏车而去。犹豫片刻,记者也只得随着走过斑马线。
从桥下穿过后,就来到了环岛西北口。记者看到,横过二环西侧辅路依然只有路上的斑马线,没有红绿灯。迎面走来的一年轻女子牵着孩子向北张望着过了马路,此时,一辆汽车几乎是贴着二人身后呼啸而过。目睹这个危险的场景,记者的手心捏了一把汗。
要顺着环岛往南走,就必须从桥下横过广安门外大街。巧合的是,这里也是只有斑马线,没有红绿灯。行人在密集的车流中“闪转腾挪”,很多驶来的车辆并没有减速让行的意思。与一些身手矫捷的行人相比,记者实在太“笨拙”,站在路边半天不敢挪步。等了半天走不了,记者只好摆手示意来车让行,几辆机动车放慢了车速,容记者小跑过了马路,来到环岛的东南口。至此,记者终于完成了广安门桥下四个路口的过马路体验。
在广安门桥下,记者并没有见到执勤交警,也没有见到维护秩序的交通协管员。住在附近、常从这里经过的刘大爷告诉记者,“现在是中午,人、车还少一些。早晚高峰期时,这里秩序很乱。没有红绿灯,由北往南的车辆、由北经环岛左转往东的车辆和由西往东的车辆交汇在一起,车辆都是跟着感觉走。谁能抢谁就先过去,看着十分危险。”
三个外国朋友跟着闯红灯
【地点】崇文门外西花市大街路口
【时间】10日13时30分
西花市大街路口只有南北方向有地上人行横道,东西方向过马路需要走地下通道。四周商铺云集,人流量较大。据粗略统计,南北方向的人行横道,10分钟内共有76人闯红灯横穿马路,其中包括3名外国人。这个路口的绿灯通过时间大约1分钟,红灯等候时间40秒,记者以正常步速通过路口用时约18秒。
“看着别人过就跟着过了,没注意红绿灯。”两名20多岁的女青年冲记者抱歉地笑笑。她们告诉记者,自己对目前北京将开始严整交通违法行为的情况并不了解,但支持交警罚款。“以后过马路会注意的,毕竟这关系到自己的安全”。
“现在有的大路口行人根本过不去,交通设施存在问题,延长时间肯定不行,那更堵了,大一点的路口修天桥和地下通道可能稍好一点。”一位40多岁的女士在被记者提醒后才发现自己闯了红灯,她虽然表示会配合北京交警的严整措施,但又觉得这个活动开展起来有难度。“现在交警人手不够,行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外来人员又多,能坚持下去吗?”
“能不能长时间做下去要看政府的决心,这对行人、对开车人、对交通都有好处,我们平时自己开车就知道行人这样过马路会影响机动车正常行驶。”一对停车在路边的夫妇告诉记者。
协管员诉苦说劝阻无人听
【地点】东单三条西口
【时间】10日14时许
“这就是‘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拨人就过去了。”一位戴眼镜的年轻男士一边和同伴说笑,一边实践着“中国式过马路”。“我着急有事,我约了人。”一位闯红灯的学生模样的女孩连声称“急”,躲过了记者的追问。
10日14时许,记者来到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与东单三条的交叉路口,由于邻近王府井步行街,又是商场、超市密集区,路口行人、车流量相对较大,这个路口东西方向道路较窄,红灯时间约1分钟,绿灯时间约25秒。
在记者观察的半小时内,很少有人按照红绿灯指示通行,几乎每次红灯都有人横穿马路,更有人边打电话边闯红灯。由于道路较窄、车流量大,闯了红灯的行人经常站在路口中间等待,严重妨碍机动车正常通行。
国企职员穆先生说,“对闯红灯者罚款10元并不多,在法律层面起到的威慑作用可能不大,但对国人的教育和警示意义还是挺大的。”但他也担忧不是每时每刻都有执法人员来执法,而协管员又没有执法权,很需要媒体的大力宣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行人自觉”。
然而,也有一部分人表示还不知道行人闯红灯属于违法行为,今天刚来北京的务工人员李某说自己还不知道此规定,但表示今后会遵守交通法规,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
交通协管员颇为无奈地告诉记者,“此路段车流、人流量非常大,虽然一直挥着旗子想阻止行人闯红灯,但很少有人听,有时还引来不少白眼和斥骂”。记者采访得知,行人闯红灯的原因主要为有急事、红灯时没有车、别人闯红灯自己也就跟着闯……据观察,此路口绿灯时间太短,也是造成大量行人闯红灯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行人提高安全和法律意识的同时,交管部门也要完善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一个社会的规则,应该有刚性的执行,更需要每一个人规则意识的树立。
半小时内300余人闯红灯
【地点】南三环刘家窑桥下路口
【时间】10日13时至13时30分
位于北京南三环的刘家窑桥下路口,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皆设有行人交通信号灯。由于毗邻北京地铁5号线刘家窑站出口,这里人流量较大。据记者统计,从13时至13时30分,该路口南侧东西向、东侧南北向每个红绿灯周期都有二三十名行人闯红灯,仅半小时内该路口闯红灯者超过300人,遵守信号灯通行者寥寥无几。
“为什么不能走?现在又没车,不会有事的。”“大家都在闯,我是跟着他们走的。”从多位行人的回答里,记者发现,他们无视红绿灯,往往是出于侥幸、从众等心理。
“您知道北京将对行人闯红灯予以处罚吗?”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路人,只有家住刘家窑附近的王大爷一人回答说电视上看到过,其他9人均表示不清楚。
“那您支持这项措施吗?”记者接着问。“支持是支持,可也希望有关部门能改善行人过马路的条件。”王大爷说。他认为,刘家窑桥下路口东侧南北向的信号灯配时很不科学,“我走得慢,开头是绿灯呢,还没走到一半就变红灯了,这里配时有问题,行人通行的绿灯时间太短,换成年轻小伙子一样很难过去。”
记者目测,刘家窑桥下路口东侧南北向过街直线距离约为60米,行人过街绿灯时间为37秒,记者以正常步速通过,走到一半时信号灯便变红,反复几次都是如此。而这里一个红绿灯的周期约为4分半钟,也就是说,如果等下一个绿灯亮起再走,行人需要在道路中间等候约4分钟,大多数行人显然没有这个耐心。
记者同时发现,该路口南北向机动车信号灯变绿时,行人信号灯依然是红灯,滞后约1分半钟,而此时,东西向机动车禁止通行,给行人造成可以通行的“假象”。此外,信号灯配时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变相“逼迫”滞留在路中间的行人闯灯。
这么多人闯红灯,执法者管不管?记者观察发现,在这半小时内,刘家窑桥下路口有两名交通协管员在协勤,但他们对闯红灯者视若无睹,没有采取任何制止措施。“北京正在整治行人闯红灯的事您知道吗?面对闯红灯行为,交通协管员需要做点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其中的一名协管员以协勤时禁止交谈为由拒绝回答。
七成网友支持对闯红灯者罚款
【热议】新浪、腾讯微博
【时间】截至记者发稿
从4月9日起,“中国式过马路”、“闯红灯罚款”等关键词成为新浪、腾讯微博上的热门话题,而各大媒体也竞相发起问卷调查或民意投票。
记者注意到,某大型商业网站针对“你怎么看待行人闯红灯罚款10元”发起投票,在4270名参与投票的网友中,有70.1%的网友投了“支持”票,“交通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行人闯红灯也该受罚”。值得注意的是,有28.3%的网友投了“反对”票,原因是“很多地方交通灯设置不合理,机动车又不对行人避让”。
而在另一个针对 “中国人过马路集体闯红灯现象”的微博投票中,投票则相对分散,27.5%的网友认为“闯红灯违法成本太低,管理乏力、法不责众”;18.1%的网友紧随其后,认为“谁愿意闯红灯?实在是等红灯的时间太长了”;13%的网友则认为 “首先应该消除特权,为什么有那么多交通管制?”
事实上,一项新举措的诞生就意味着对以往的改变,而这往往引发各种讨论和争辩。在大多数人拍手称快之后,我们也应该重视那些相对尖锐甚至刻薄的声音,重要的是,这些都折射出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有人担心,这次严查会不会是一阵风?新浪网友“因为有你”说:“现在中国开始严查‘中国式过马路’,开始向行人开刀动手术,但是我想说,中国还有‘中国式自行车’、‘中国式电动车’甚至‘中国式三轮车’,这些也都需要管,不要总搞运动式管理,3天以后又回到老样子。最重要的是要常态化管理,中国不缺制度和法规,关键是执行上出了问题。”
——有人委屈,合理的道路规划怎么不快快跟上?腾讯微博网友“周典兵”拿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近期举国上下一致声讨 ‘中国式过马路’,可是有谁思考过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我家小区外面就是一条8车道马路,对面是一所小学,给行人留的过马路时间是20秒,我正常走到道路中间三分之二的地方时红灯就亮了。成年人尚如此更别说上学的孩子了!所有过这个路口的人都要‘被中国式过马路’!”
——有人把事情上升到国民性的高度。新浪网友“善良的小兵一个”说,“中国人最缺少的是‘慎独’意识与‘法制’思维,对待法律与规则采用对己有利就用,对己不利就践踏的‘实用主义’”;网友“水昭高速交警吕老忠”总结,这个问题“一是国民素质问题,根本原因是教育;二是自古法不责众的心理作祟”……
不过,众说纷纭中,有一条根本性的原则永远不能跳过,那就是对他人及自身生命的珍重,以及对法律的敬畏。也许,腾讯微博上名为“爱飞扬公益-影子”的网友所说的话能代表许多网友的心声——“文明过马路,多一些忍耐和坚持,少一些浮躁和随意。对机动车驾驶员来讲,多注意避让行人,多一些对生命的敬畏。当我们在马路上行走或驾车的时候,要养成良好习惯,做好榜样,不要让自己成为‘中国式过马路’那群人中的一员。”
希望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更加人性化、更加科学的“中国式马路”会越来越多,而“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则会从社会文明进步中黯然退场。
撰文:记者 王文硕 张弘 蒋菱枫 朱丽宁
实习生 付香宇
·公安部专家:闯红灯就是违法不应有任何借口
·北京整治首日部分路口行人闯红灯数量略降
·北京:全面治理行人乱穿马路 带头闯红灯罚款十元
·管住行人闯红灯还需规则文明
·柳州对行人闯红灯开罚警力投入多劝导力度大
·小学生蹲守路口数闯红灯 半小时497人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