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桥西民警初吉忠七年成功化解200余起矛盾纠纷
就是多跑了几趟腿,多说了几句话
初吉忠2006年从部队转业至河北省邢台市公安局桥西分局工作,现为钢铁北路派出所邢钢北社区民警,虽然他从警时间并不长,但化解的矛盾纠纷已达200余起,再棘手的矛盾纠纷,在他手上都能迎刃而解,群众、同事亲切地称他是“金牌”调解民警。
对群众的每件事都上心
3月26日上午,初吉忠不断接到辖区邢钢北生活区居民的电话,内容多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
对于每一个电话,他都耐心听完,之后苦口婆心地劝说,“有时一个电话要接很长时间,自己所做的就是仔细倾听。”初吉忠说,派出所是公安机关最基层的单位,每天接的案子多是家庭矛盾、邻里不和、打架拌嘴等鸡毛蒜皮的治安案件,但处理起来一点都不能含糊,因为“群众利益无小事”。
一朝解开20年的纠纷
初吉忠曾劝解过一个有着20年“世仇”的纠纷。2010年10月29日,邢钢北生活区30号楼下剑拔弩张:50多岁的武某手中拿着木棒,对面站着林某,两人语言上各不相让,眼看就要大打出手。
闻讯而来的初吉忠先是站在中间,将双方隔离开,随后又将武某及家人手中的“武器”夺下来。看到双方怒火难息,他又给居委会打电话,叫来居委会工作人员。在众人的劝解下,双方才罢休。
但初吉忠并不认为此事已经解决,他要从根本上缓解两家关系。
他开始进行劝解时,双方都不领情,对他很是冷淡。但他不气馁,一有空就到两家坐一会儿,交谈中,他发现武某与林某都很在乎孩子们的意见。他就对武某说,“现在孩子上班这么紧,还要整天提心吊胆地担心你,多麻烦。”他对林某说,“你每天去幼儿园接孙子,都要经过30号楼,如果‘开战’,万一伤到孩子,岂不是影响了孩子一辈子。”他又做双方子女的工作,让他们明确表态,全力支持调解工作,不能“拖后腿”,更不能“唱反调”。
时间长了,双方的态度渐渐松动。这一天,时机到来,初吉忠将调解地点选在派出所,以保证此次调解的权威;他邀请社区治保主任参加,以防调解过程中出现意外,他还把双方子女都叫过来,动员他们一起劝说。
此后,双方再没有发生过冲突,两家终于恢复了正常平静的生活。
在后来的日子里,初吉忠只要有时间就往两家跑,在弄清20年前两家开始有隔阂的原委后,他使尽所能,磨破嘴皮,最终以诚意感动两家人,使双方尽释前嫌,还签了调解协议书。
他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
初吉忠为了做好调解工作,平日里认真钻研法律知识,一些常用的法律条文背得滚瓜烂熟。他还总结了一些工作方法,如“关公唱戏”法、“声东击西”法等,但最重要的是“对症下药”。
“关公唱戏法”,也就是先黑脸再红脸,先用法律政策镇住当事人,让他们冷静下来,之后和颜悦色地与双方谈心。当然,谈心不都是一帆风顺,往往一波三折,因为当事人的情绪往往很不稳定,此时可用“声东击西法”:你委屈,还有比你更委屈的;你难受,还有比你更难受的。“通过自己曾经处理过的真实案例,反劝当事人,达到劝慰目的。”初吉忠说。
有时还要借助外力,这其中包括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当事人的亲属等。
初吉忠把居民间的烦心事、头疼事、困难事当成自己应干的事,几乎牺牲了自己所有休息时间。几年来,他调解纠纷200余起,全部成功。每当有人称赞他时,他总说:“我就是多跑了几趟腿,多说了几句话,没啥。”
他把真诚献给社区群众
调解居民矛盾纠纷,只是初吉忠工作的一个方面,他还是社区警务 “活字典”。他扎根社区,走访入户,收集社情民意,对社区户情熟悉率达到95%以上,练就了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的过硬基本功。他热心扶危济困。有一个早晨,寒风刺骨,他发现一位老人掉入3米多深的泥沟里,他二话不说,跳入沟中将老人托出。2011年5月底,邢钢北小区发生多起电动车被盗案,他加强巡逻并蹲坑守候,经数日坚守,终于在嫌疑人再一次驾面包车来小区作案时,将其擒获,并查获作案工具和赃物。几年来,他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张建林 谌璐)
·河北:“护城河”上的平安气象
·河北永清在农村建起100个司法服务站
·河北邯郸市检察院:为青年干警集中“充电”
·河北唐山警方严打砸车盗窃犯罪
·全国唯一跨省巡回法庭开庭 北京法官赴河北审案
·河北沧县公安局十年命案无积案无差错
·河北沧县公安局十年命案无积案无差错
·河北任丘法院精品案的雕琢工序解构
·河北廊坊启动“平安社区”创建活动
·河北张北县检察院:整顿纪律作风落实“八项规定”
·河北张北检察院整顿纪律作风落实八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