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民警“火眼金睛” 入警才两年抓了80多名扒手

2013-04-08 16:03: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重庆日报 

    短短一个半小时,四名男子来回换了十几趟公交车,他们的可疑行迹被尾随在后的反扒民警看得一清二楚,很快就被人赃并获。“肯定又是陆伟(化名)抓的。”今日,当重庆市渝北区公安分局刑警支队一负责人听到这一最新战果时,不假思索就道出了“正确答案”。能轻易猜中是有原因的:陆伟,一名80后,入警才短短两年,已经抓了80多名扒手。

    入警两年抓了80多名扒手

    3月27日早上6点,身穿便衣的陆伟已经“潜伏”在渝北区两路的双龙大道。当他巡逻至双龙湖车站时,发现有四名男子在上车的人群中“拼命挤”。陆伟知道,这是扒手们的惯用伎俩,他们会“趁乱打劫”。为了不打草惊蛇,陆伟一边呼叫同事支援,一边偷偷跟踪这四名男子。

    在跟踪过程中,陆伟发现这伙人流窜在两路、回兴、西政一线,短短一个半小时就来回换乘了十几趟公交车。上午8点半左右,当公交车驶入飞湖路车站时,四名男子一拥而下,陆伟和同事果断出击,当场将四人抓获,并从他们身上搜出了三部手机和一个钱包。

    “算上这伙人,他入警两年,已经抓了80多名扒手了。”今日,当得知这一最新战果,渝北区公安分局刑警支队的一名负责人,一个劲儿地夸陆伟是反扒能手。

    他曾徒手制服持刀扒手

    可能和扒手“过招”的次数太密,很多抓捕细节,陆伟已经记不准确了。不过,有一次却让他印象深刻。

    那是2012年年初,陆伟成为反扒民警才三个月。1月2日晚9点,他在江北观音桥步行街蹲守,发现两名正在寻找“目标”的扒手,遂跟了上去。不久,两扒手盯上一名刚从商场出来的女子,并熟练地取出镊子,伸进女子上衣右侧口袋。这时,陆伟一个箭步冲了上去,从背后一把圈住两名男子的颈子,同时亮明身份。随后,陆伟将其中一名扒手摔倒在地后,顺手将另一名扒手压在其同伙身上。

    正当陆伟准备给两人戴上手铐时,其中一名男子开始挣扎反抗,并挥舞着手中锋利的镊子,陆伟只好闪躲。那名男子趁机撒腿就跑,另一名男子爬起来也跑了。陆伟紧追其后,追了约300米,对方慌不择路地钻进路边候客的一辆三轮车,催促司机快开。

    陆伟见状,快步冲上前去,堵住车门阻止其逃跑。对方从另一侧车门跳下,逃至不远处的烧烤摊前,抢来一把刀,朝陆伟猛刺过来,陆伟后退两步,拉开架式,徒手与扒手格斗,最后用一记扫堂腿将扒手击倒在地,将其捉获。

    曾是散打健将 如今炼就一双“火眼”

    “反扒能手”是如何炼成的?陆伟的同事们总结了两个字:“勤奋”。原来,陆伟并非“科班”出身,他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读研究生时,他还参加过全国散打比赛,拿到了第六名的好成绩。2011年3月,陆伟考上了警察,来到了渝北玉峰山派出所担任刑侦民警。

    “那个派出所发案少,但他闲不住,什么事都会主动请缨,不管是在上班,还是放假。”渝北刑警支队一负责人说,正是看中了陆伟的勤奋,于是,在2011年9月,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反扒专项行动时,他将陆伟抽调到了刑警支队参与反扒行动。

    “头三个月,我一个扒手都没抓到。”说起刚接触反扒时的情景,陆伟的语气中还透露出一丝挫败感。那三个月里,他一边向反扒战线的老前辈请教,一边勤学苦练,经常清晨5点就起床,到人较多的车站、商场、码头转悠,观察扒手的作案手法、活动规律。

    如今,陆伟已经炼就了一双“火眼”。“扒手的眼神不同寻常,喜欢扫视周围的人,会站在不起眼的地方观察目标,还会与人对视判断是不是警察。”陆伟说,现在,哪怕百米开外,只要瞄一眼对方的身体形态,他就能准确判断对方是不是扒手。

    支招 察“眼”观色

    凭借自己的反扒经验,陆伟和记者分享了几招识别扒手的秘诀:

    1、看神色。扒手寻找目标时,两眼总是注视顾客的衣兜、皮包、背包,特别留心外地人、妇女、中老年人,选准目标后,往往出现两眼发直、发呆、脸色时红时白等现象。

    2、观举止。扒手选准目标后即咬住不放,紧紧尾随,在人群拥挤或车体晃动时,伺机用胳膊和手背试探“目标”的衣兜。

    3、识衣着。扒手大多数衣着入时,或长发,或光头,如果是团伙作案,往往衣着打扮相似。少数衣着朴素的,则是老扒手。

    4、看动作。扒手作案时,一般借车体晃动或乘客(顾客)拥挤的机会,紧贴被窃对象的身体,利用他人或同伙作掩护,或用自己的胳膊、提包、衣服、书报等遮住被窃对象的视线,作案得手后,离开失主,快速离开现场。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