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国学课堂

一抔黄土

2013-04-08 11:06:0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上一周,过了清明节。

    《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万物生机勃勃,“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节正是踏春游玩的好时间。

    今年,我踏春到北京郊区的一个生态农庄,农庄除了自种自养供出售的产品外,还可向公众出租小块的土地,城里人可以在这方小小的土地上播种、耕耘、收获,感受一把种养的乐趣。

    当天的农场里,就有不少人扶老携幼,用不熟练的姿势吃力地挥动着锄头,小心翼翼地种下菜苗,满眼皆是新奇的欢欣。

    工业社会日益侵蚀着传统的农业社会,城市急剧扩张。产出各种作物养育了人类,曾被当作母亲的大地,而今,只剩下按平米计算的商业价值。

    而城里长大的孩子们,见鸡鸭鸟豚,唯知食其肉,见花草菜蔬,唯知嚼其叶,不知生灵万物都有灵性,更不知它们如何长成。

    回归大地,哪怕只是这样游戏般地种种菜,也能让城里人感受到大地神奇的生命力,增长一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

    我们终将要融入到这片土地里去。

    “一抔黄土掩风流”,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死无葬身之地”是最恶毒的诅咒。而现在,这一抔黄土并不易得。

    近年来,在城市里,一些“风水好”、装潢豪华的墓地,动辄数万元一平米,比房价还高,连小产权墓都出来了。一切向房地产市场看齐,还出现了“炒墓”一族。

    中国人一向重视身后事,威势如秦始皇,可以给自己造出一个地下世界。普通老百姓虽做不到那样,也会尽其所能地为自己安排好。影视剧中,常常出现子女不惜卖身为奴为父母换一口薄棺的桥段,虽为艺术夸张,却也可见一斑。

    秦始皇并没有因他的豪华墓地而使他的儿孙、他的王朝多几分福泽。人死万事空,后人的哀思多少,和墓地豪华程度也没什么关系,要安身,一抔黄土足矣。

    只是即便已经葬身黄土,也未见得清净。传统的中国家族里,祖坟是最神圣的地方,死后入祖坟是每个人的终极愿望,而如今,许多人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寻祖坟。

    作家蒋方舟写文章称,前两年,自己爷爷奶奶的墓地被迁,仅补偿了2000元。除某地轰轰烈烈的平坟运动外,这样零星的迁坟并不罕见。

    祖坟诚可贵,商业价更高。可墓地所承载的,并不只是那几个平方的土地。

    八十多岁的老兵欧兴田,因着对战友的誓言:活着的,要负责安葬死了的。三十多年来,坚持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奔波各地,将战友们的遗骨寻回安葬,并建成烈士陵园,独自守护。

    这是一份情义,更是一份对生命的尊重。

    读边塞诗,一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最是催人泪下。战争残酷,更显得情义动人。而即便是平凡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一个人,也会有牵念,也需要一方墓地,供后来人洒泪。

    用臧克家的一首诗《三代》结尾: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

    一抔黄土承载的,仅此而已。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公安部:清明假期全国社会秩序良好
·沈阳警方清明整改火患637处
·清明节期间 全国社会秩序良好治安形势平稳
·清明节小长假期间全国社会秩序良好
·清明节期间全国社会秩序良好治安形势平稳
·[视频]公安部:清明节祭扫 勿忘防火

·[视频]公安部:清明节祭扫 勿忘防火
·[视频]山东威海:消防入户宣传清明祭祀防火知识
·[视频]吉林:青山埋忠骨 清明寄哀思
·山东:2400多万人清明祭扫 文明祭扫渐成风气
·哈尔滨警方全力确保群众清明节期间祭祀活动安全
·沈阳警方营造清明“三大平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