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孙国宪生前不懈追求司法公正
质量是案件生命证据要严丝合缝
从事检察工作22年,仅留下一张办理证件时戴着检徽的单独照片,其他几张照片都是与同事们的合影。谁也没想到,这张照片竟成了河南省开封市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孙国宪的遗像。
“检察官眼中的公平正义比生命更重要。我不喜欢抛头露面,想用更多的时间研究案件,把我负责的一起起案件办成铁案。”孙国宪的工作记录本里工整地写着这样一段话。
孙国宪长期在河南省检察院反贪局工作,办理了一系列大案、要案,多次被记功表彰,但面对记者采访、拍照,他总是婉言拒绝。在他的检察官生涯中,6次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
2010年8月,孙国宪从河南省人民检察院调任开封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国宪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但一工作起来,就两眼放光,精力特别充沛,他是累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开封市检察院检察长张志超说。
2012年11月20日,年仅48岁的孙国宪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引起心肺衰竭,不幸辞世。噩耗传来,省、市检察院的同事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河南省检察院公诉一处内勤刘晓筠说,孙国宪分管公诉工作后,工作提升很明显,省检察院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准备把开封市检察院公诉工作树为典型进行经验介绍,刘晓筠就打电话通知孙国宪做好发言准备。孙国宪问道:“能不能请个假?”刘晓筠说:“这是领导定的,如果要请假,你还是给领导说吧。”孙国宪当即表示,准时参加会议。
“他发言时精神头儿很足,掌声不断。我在会场外看到了他爱人,就笑着说,‘孙检开会还带着夫人啊!’”刘晓筠说,孙国宪去世后,她才知道,他参会前刚刚输过血。
孙国宪分管公诉、侦监等工作,他总是对干警们说:“我们办案件一定要对事实、证据、法律负责,案件质量出了问题,再苦再累也等于零。”2011年8月,他在签批一起故意杀人案件的法律文书时,发现作案工具之一的匕首去向不明,但嫌疑人供述过程完整,且其他物证相互吻合,当即指出:“匕首去向必须搞清楚!否则不能定案。”办案机关提取到匕首后,他语重心长地对办案人员说:“刑事案件要靠证据说话。匕首找到了,这就是一起铁案。”
“他对案件质量看得比生命都重。”孙国宪的昔日同事、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渎检厅厅长的李文生说,他特别敬业,是一流的办案能手。
提起孙国宪很多人不知道,但一提起厦门远华大案、原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案等案件,人们并不陌生。孙国宪曾是这些案件专案组的成员,被纳入全国检察机关反贪侦查一级人才库,多次被最高检抽调办理重特大职务犯罪案件。
2012年年初开始,孙国宪就出现发烧症状。他认为自己身体好,是感冒引起的,就没放在心上。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常常把打针吃药安排在休息时间,每天坚持上午到医院输液,下午到单位上班,看起来神采奕奕、毫无倦意。
孙国宪去世后,张志超有感而发写了悼念文章《低调的你》。文中说,“刚有病时,你对我说,每天治疗半天,不能坚持正常上班,给院里添麻烦了。住院前夕,你对我说,院里工作很忙,别为我分心,住院情况不要告诉别人……没想到的是,你的病这么重……”
张志超说,孙国宪所分管的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他在检委会研究案件时的口头禅是:“质量是案件的生命,证据上要严丝合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瑕疵。”这句话竟成了他的遗言。
(记者/邓红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