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学理论

讯问文盲嫌疑人应建立三项制度

2013-04-03 09:12:1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在侦查活动中,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后需要在每一页的笔录上签名并按手印。如果犯罪嫌疑人是文盲,不识字甚至连名字都不会写,那么侦查人员的一般做法是将笔录念给犯罪嫌疑人听,当其说无异议之后,然后帮其代签姓名(前提是犯罪嫌疑人不会写名字),最后让其在讯问笔录上按手印。

    问题由此产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讯问场所,两名侦查人员对文盲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讯问笔录的真实性存在三种可能:一是侦查人员如实记录犯罪嫌疑人的供述,犯罪嫌疑人在听完侦查人员的阅读后签名、按手印;二是侦查人员由于过失等原因记录不全面,犯罪嫌疑人指出后,侦查人员修改笔录,或者犯罪嫌疑人没有指出,直接签名、按手印;三是侦查人员故意不如实记录,以假乱真、混淆是非,然后犯罪嫌疑人在听完侦查人员编造出来的所谓真实的阅读后,进行签名、按手印。上述后两种情况,文盲犯罪嫌疑人供述笔录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容易产生办案瑕疵甚至是冤假错案。

    为此,笔者建议,进一步规范对文盲犯罪嫌疑人的讯问过程,建立三项制度以防止非法取证。

    一是建立见证人制度。侦查人员在讯问文盲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委托一名犯罪嫌疑人信任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见证人在场。讯问笔录必须由见证人阅读给犯罪嫌疑人听,然后由侦查人员询问是否与其供述一致。

    二是建立法律援助制度。侦查人员在讯问文盲犯罪嫌疑人时,必须有律师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援助。讯问笔录必须由律师阅读给犯罪嫌疑人听,然后由侦查人员询问是否与其供述一致。考虑到职业素养和法律知识水平,笔者认为法律援助制度比见证人制度更有利于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建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考虑到讯问文盲犯罪嫌疑人容易产生违法讯问的问题,建议讯问文盲犯罪嫌疑人时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录音录像资料一并移送检察机关,从而保证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讯问笔录的内容一致,确保言词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县人民检察院 徐杰 赵庆)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辽宁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录音录像
·讯问笔录具体操作规程四则
·四川泸州江阳检院讯问未成年人通知家长到场
·社会交换理论可在侦查讯问中运用
·南通崇川:首次讯问,嫌疑人就得到法律援助
·逮捕必要性审查应加强讯问工作

·逮捕必要性审查应加强讯问工作
·福建长泰检察院规范讯问笔录保障人权
·对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几点思考
·[视频]专家解读"死刑复核"高检可讯问被告人
·齐齐哈尔富拉尔基使用高清数字化讯问系统
·最高人民检察院修改刑诉规则:讯问的录像可当庭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