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本市祭扫、踏青出游高峰即将到来。今年清明节群众扫墓集中接待日从3月30日至4月6日,共计8天,其中3月30、31日,4月4、5、6日为重点接待日,预计清明三天假日期间,全市将迎来祭扫高峰,每日的9时至11时为扫墓高峰时段。
为确保广大市民祭扫活动安全顺畅,近期北京市公安局会同民政部门对全市147处墓地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发现整改停车场地、消防设施不足,堆放杂草可燃物,未开放安全通道,安全标识不清等隐患问题18件,并调整更新了部分技防设备,在墓地人流密集部位加装了监控探头,并设置了安全引导提示牌。
针对各墓地可能出现的人流高峰,公安机关一是会同民政部门制定了安保工作方案,重点接待日期间将开通现场指挥部,在祭扫高峰时段将采取单向疏导等方式控制人流,避免因短时间内人员大量聚集出现挤伤情况,以保障市民祭扫活动安全;二是加强墓地内及周边人员密集部位的管控,加大对拎包扒窃等违法活动的打击处理力度,并配合城管、工商、民政等部门对无照经营、黑车揽客等问题开展清理整治;三是加大对公交、地铁、长途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巡查和安检力度,同时组织警力做好公交临时专线乘车维护工作;四是交管、消防、森林公安部门将结合各自任务,做好全市墓地及周边道路交通疏导、防火安全检查工作,确保实现“平安清明”的工作目标。
市公安局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一是由于祭扫和郊游踏青期间人流较多,请照顾好老人和小孩,并注意保管好个人财物;二是尽可能减少自驾车出行,尽量通过乘坐公交车、临时扫墓专线、地铁(城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墓地,错时错峰出行。三是文明祭扫,提倡用鲜花代替焚烧纸钱,不要在墓区吸烟、烧纸、烧香,社会车辆严禁占用消防通道,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如现场发生紧急情况,要保持镇定,服从现场人员指挥、有序疏散。
交通提示:今年清明祭扫高峰集中 交管部门六项措施服务群众出行
清明节将至,本市祭扫、出游高峰即将到来。今年清明节期间,预计群众扫墓集中日为3月30日至4月6日,共计8天,其中3月30、31日,4月4、5、6日为扫墓高峰日,每日的9时至11时为扫墓高峰时段。为此,交管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墓园周边停车位有限,为了减少您扫墓的不便,建议市民尽可能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届时,交管部门还将通过室外信息显示屏、交通广播等媒体实时发布墓园周边路况信息,请广大驾驶员和出行百姓注意关注。
针对今年清明节期间的交通特点,交管部门提前着手、认真准备,专门制定了六项应对措施,服务百姓清明节期间祭扫、出游的交通安全、有序:
一是在扫墓高峰到来之前,各交通支、大队提前入手对墓地周边道路进行了现场勘察,并制定了相应的临时管制和分流疏导措施。为保证清明节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与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决定自2013年4月4日起至4月6日止,每天5时至15时,京藏高速公路百葛桥六环路出口至营城子收费站出京方向,禁止4吨(不含)以上载货汽车通行。禁止通行的车辆可绕行六环路、京新高速公路、110国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决定2013年3月30日、31日,4月4日、5日、6日(共5天),每天7时至19时,海淀区金山陵园上山路只准7座(含)以下轿车向金山陵园方向行驶,其他机动车禁止向金山陵园方向行驶。
二是全警投入,确保清明节期间各墓地周边道路交通秩序良好。在五个祭扫高峰日,交管部门将全警上路,加大路面指挥疏导力度。此外,为方便群众行车和停车,各墓地的管理部门结合祭扫实际情况,在墓地出入口和墓地内相应位置设立引导标牌,并安排工作人员对墓地内的人流、车流进行引导,保证扫墓人员及车辆能够顺利通行,避免造成周边道路的拥堵。同时,交管部门将对重点道路、重点区域及重点时段开展视频巡检,确保及时发现突发情况,及时部署警力。
三是狠抓交通违法,加大源头监管。清明节期间,各交通支、大队将深入分析管界事故原因,以通往郊区墓地、旅游景点等主要道路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对“三超一疲劳”、酒后开车、闯红灯等易引发事故的严重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交管部门将会同运管、安监等部门成立检查组,深入乡镇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交通安全大检查,加大源头监管力度。
四是加强高速公路及周边区域疏导维护工作。4月4日0时至6日24时,清明节期间高速公路将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对此,交管部门对全市高速公路逐一制定个性化维护方案,确定拥堵绕行路线。清明节期间,交管部门将每日研判启动等级上勤方案,科学部署岗位警力,强化高速公路收费站、进出口及周边道路交通维护疏导和交通事故、故障车的快清快处,严格查处高速公路违法停车、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等行为,确保通行顺畅。
五是深化联勤联动,打击扰序违法。交管部门将紧密结合“三大秩序”整治,依托交巡警联勤联动机制,积极协调会同民政、治安、巡警、工商、城管等部门,重点围绕各墓地周边主要道路、地铁出入口、停车场等人流车流密集区域,对黑车黑摩的聚集揽客、占压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违法停车、拦路乞讨等各类扰序违法开展打击整治,最大限度震慑违法,确保墓地周边秩序井然。
六是强化媒体宣传,合理诱导出行。清明期间交管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以及室外信息显示屏等媒介,加大清明节期间交通管理措施和路况信息的新闻宣传和发布力度,及时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清明各条主要道路和墓地周边的路况信息,为百姓合理选择出行路线,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贴心服务。
交管部门特别向广大市民进行如下出行提示:
一是群众祭扫时间相对集中,预计高峰日墓地周边交通流量较往年相比会有所增加,其中石景山区八宝山公墓和福田公墓、朝阳区东郊殡仪馆、海淀区金山陵园、万安公墓、丰台区太子峪陵园、昌平区佛山陵园等墓地周边可能出现时段性交通拥堵,特别是上午9时至11时左右将出现扫墓人流、车流高峰。建议广大市民错时、错峰进行祭扫,尽量避开人流集中的日期和时间;
二是墓园周边停车位有限,为了减少您扫墓的不便,请前往墓地祭扫的广大市民减少自驾车出行,选择乘坐公交车、临时扫墓专线、地铁(城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墓地;
三是请自驾车前往墓地祭扫的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服从交通民警和交通协管员的指挥,主动响应交通文明行动的号召,不抢灯越线,守法行车,严格按照交通标志的指示行驶,规范停车;
四是请广大市民在前往墓地祭扫及祭扫后前往旅游景点踏青时,要注意交通安全,尤其是在山区道路行驶时,注意多弯道和连续下坡的情况,切实做到谨慎驾驶,控制车速。如遇有轻微事故请主动自行协商解决,将事故车辆移至路边,有效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在方便自己的同时也利于其他车辆的通行。
消防提示
清明节临近,群众祭扫与郊游踏青等活动日益增多,焚香、烧纸、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等致灾因素多,极易造成火灾事故,加之北京春季风干物燥,多风少雨,气候条件对火灾防控极为不利。
2012年3月31日0时至4月4日24时,119调度指挥中心共接全市报火警86起,其中因上坟引起的火灾为6起。
北京消防部门提示市民,勿忘防火。根据往年清明节期间火灾事故分析,清明节期间发生火灾主要是因为焚烧纸钱、乱扔烟头、小孩玩火、遗留火种等几类原因造成。为此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在参加祭扫活动时,严禁在墓区吸烟、烧纸、烧香、乱扔烟头;严禁小孩在墓区玩火;社会车辆严禁占用消防通道,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发现停车场车辆漏油等,要及时用沙土覆盖或报警;如现场发生紧急情况,要保持镇定,服从现场人员指挥,有序疏散。
防扒窃提示:人流密集 春暖衣薄 六招教你防扒
目前已进入春季,阳光明媚。清明期间,大家因祭扫、踏青外出增多,加上春季衣着单薄,手机、钱包易暴露,该如何防止被盗、保障财物安全?北京警方在加大对扒窃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的同时,总结了6条反扒绝招,只要群众牢记于心,扒手再想扒你的财物,难度就大多了。
招数1:巧识小扒手
如果细心你会发现,扒手的眼睛一般不会平视,他们专门盯人的衣兜、挎包。在商场、超市等地方,他们不会留意商场的物品、货物,喜欢东张西望。扒手在穿着上一般较贴身,多穿轻便的布鞋、跑鞋,以便在被发现后好逃跑。扒手在实施扒窃时经常有意制造拥挤、贴近他人,伺机下手,其作案工具多为镊子、刀片等。
招数2:钱物分开放
大家外出时,最好事先准备点零钱,与钱包分开放,不要轻易将钱财外露。在公交车、超市等场所,尽量避开拥挤人群,不将钱物放在外衣口袋。
招数3:包要放身前
尽量不要带包,如果一定要带时,包内不放贵重物品,挎包不要提在手中或背在身后,应斜挎在前方位置,不能离开自己视线范围,背包要倒背在胸前,钱包、手机等要放在身前贴身位置或握在手中。走人行道的时候尽量靠里侧,把你的包也靠紧身体,有拉链或者包扣的一边朝内。
招数4:乘车不睡觉
乘公交车时不要打瞌睡,多留意身边挤来挤去的人。
招数5:巧妙提醒他人
当发现扒手要行窃时,用语言提醒或引起他人警惕。比如说“我的手机呢?我的皮夹呢?”以此引起乘客警惕。
招数6:积极配合警方
这是亡羊补牢之策。若是遭遇扒窃,市民应积极到就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警方调查。小偷虽然狡猾,但终究有迹可循,一旦事主报案、群众提供线索,小偷终将难逃法网。
爬野山提示:春季户外登山需注意安全切勿攀爬野山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又逢“清明”小长假,正是户外运动放松心情的好季节。北京警方提示您:户外运动,特别是登山旅游要格外注意安全,切勿攀爬野山。
近年来,随着北京郊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交通出行的逐步便利,走进深山感受大自然魅力的群众逐步增多,但结伴出行探险的“驴友”被困大山之中遇险事件时有发生,北京警方根据近年多次参与救援的警情分析,不熟悉地形,贸然前行探险、携带装备不足、应急救援能力较差、说不清自己所处位置等是造成攀爬野山被困迷路险情的主要因素。
自2008年至今,房山警方多次接报因登山爱好者迷路遇险求助的警情。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至今,发生在房山区的登山爱好者被困事件就有数十起,救助人数超过100人。此类救助警情多发生在尚未开发的野山,比如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镇的九龙山系有两座山峰形似猫耳朵,当地村民也称其为猫耳山,在该山上就发生多起驴友被困事件。另外,在这个山系中,还有红螺三险、棺材山、金陵等多个未开发的景点和支脉。地形复杂,山山相连,很容易迷路。仅2010年在猫耳山,周口店派出所就成功救助了6起29人。2012年3月14日,在圣水峪附近的野山上,再次发生驴友一死一伤的事件。
又比如,2011年4月5日,17名回龙观社区网的驴友在门头沟灵山被困山中遇险。警方、当地政府和民间救援队连夜集结出发,在三架警用直升机的帮助下,经过21小时搜救,成功将17名被困人员救下。在此次搜救过程中,共出动警力、消防、救援队人员及村民等共290人。
驴友攀爬野山迷路被困险情的主要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网上发帖出游,流连美景迷路。网上聚集的户外登山、探险活动,往往定下出发时间和出行方式后,就组团进行探险。这种出游方式缺乏必要的组织,也不掌握每个成员的实际情况,各成员之间也缺乏必要的了解和信任,没有相应的默契,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极容易失去控制。
二是仓促上路,携带供给、装备不足。抱着游玩的心态参与到这类探险性质的活动中,本身就是种潜在的危险,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对未知情况估计不足,登山所需的雨衣、手电、登山杖、甚至食品和水等必须装备都没有准备好,根本无法应对可能出现的迷路、受困等情况。
三是素质欠缺,应变不足。对于没有户外经验的朋友来说,在爬野山时极易出现扭伤、摔伤等突发情况,即便是在普通风景区,救援人员上山施救尚有难度,何况是在未经开发的野山上。山上的路怎么走这些信息往往是驴友不认真关注的,信息的缺乏是出行中潜伏的最大危险。
四是山路险峻,气候复杂,救援时说不清自己位置。山地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山石陡峭,植被茂盛,没有正经的道路,方向感极差,很容易迷失方向。因山上有很多的断面和断崖,很容易发生危险。同时,由于大山的阻隔,手机在山上收不到信号,极容易失去联系。
五是登山者多为外地游客,不熟悉当地情况。通过分析警情,被困者多为外地游客,且没有本地向导,很容易发生迷路被困的情况。一些大学生朋友,假期通过社团组织等形式,简单组织后就贸然攀爬野山。如遇危险,请记好行进的路线,说清自己所处的方位,尽量保留一个手机有电。
为了保证“清明”期间广大登山爱好者的人身安全,更好享受户外运动的快乐,度过一个愉快、平安的节日,在此,北京警方提示您:旅游登山,一定要注意个人安全,要选择灵山、百花山、妙峰山等正规景区,做好充分准备,登山前对当地的天气情况进行了解,山中早晚气温温差较大,带好衣物早晚御寒,防止感冒;要事先了解好景区登山旅游路线,计划好休息和进餐地点,最好有熟悉线路的向导带路,防止盲目在山中乱闯;登山时不要在山中采摘野果、野菜和蘑菇等食用,避免食物中毒。切不可为寻求刺激冒险选择和进入未开放或未开发的山地区域,因未开放或未开发的区域地形复杂,没有基本的游览设施且存在通信信号盲区,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如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须及时向景区工作人员或报警求助,保证救援的最佳时机。
春季出游安全提示
随着春季来临,以及清明小长假的到来,出游也将进入高峰期,北京警方在此提醒大家:外出旅游要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范。
一是关注目的地天气情况。在出发前要高度关注目的地天气预报,主动获取当地气象、旅游等部门发布的安全提示信息。行程中请注意听从导游和景区的安全提示,加强自我防范,严防意外发生。
二是注意道路交通安全。要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交通运营单位提供的服务,索要并保存好票据。自驾车出游的游客请做好车况检查,并遵守交通法规。乘坐或驾驶时请系好安全带,请不要让未满十二周岁的未成年儿童乘坐机动车副驾驶座位。远道出行的游客不要长时间驾车,避免疲劳驾驶。
三是注意景区游览安全。注意景区设立的安全警示标识,游览过程中,要避免涉足险桥、险洞、险路、险滩等危险区域。不要到非开放区游览,不要到景区划定的安全游览路线以外游玩,不要进入有危险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
四是注意涉水旅游安全。参加漂流、潜水、帆船、水上滑翔等风险较高旅游项目,要选择资证齐全的经营单位,同时听从工作人员安排,配合做好各项安全防范。要根据身体健康状况、水性、天气和水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水上旅游项目。
五是注意饮食卫生。要选择资质良好的餐饮场所就餐,尽量选择高温加工的新鲜食物,特别不要食用无证摊贩贩卖的生冷食品。食用水产要选择鲜活产品,最好加工成熟后食用,尽量不要冒险食用生冷海鲜、河鲜。可随身携带一些治疗腹泻的非处方药物。
六是关注未成年子女的旅游安全。带孩子出游的家长,在游览期间应高度关注孩子的活动,以免发生意外。要避免未成年孩子单独出游,尽量参加具有资质的单位组织的集体旅游,提高安全性。
七是注意财物安全。自驾车要选择有人值守的正规停车场所停放,贵重物品要随身携带不要留在车内。游玩、食宿、购物过程中,要保管好随身携带的财物,防止被抢、被盗、被骗,同时要遵守防火规定,防止引发火灾。
游园提示
随着天气转暖,市民踏青出游日渐增多,到公园观光赏景、采摘、垂钓成为许多朋友的出行选择。为了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确保市民出行和游玩安全,北京警方提示您:
1、在公园景区行车要分车道行驶,集中精力,缓速慢行,注意避让行人。
2、选择停车场或者指定区域停放车辆,离车时要锁好车门、关闭车窗(特别注意天窗),不要随意将车辆停放在路边、河边、草坪等区域,不要将贵重物品留在车内和后备箱中。
3、注意观察识别现场指示、警示标志,自觉遵守园区的游览秩序,按规定的线路、在隔离护栏内有序游览,不要靠近河面水域等危险区域,通过路口、桥梁、台阶、湿地等狭窄危险路段时,不要抢行、拥挤、推搡、扎堆儿。
4、不要下水捕鱼、游泳,不要在园区内野炊和乱丢烟头,不要购买游商兜售的商品、食品。
5、注意保管好随身携带的财物、看护好老人及儿童,防止丢失和走散。
6、乘船时,要排队按次序上下船,不得拥挤、争抢;不在船头、甲板等地打闹、追逐,以防挤伤、落水。
7、夜晚游览时,不宜前往无灯区域,尽量选择光线明亮区域通行。
8、一旦发生意外,要保持镇静及时拨打110报警或求助,并配合园区管理人员和公安民警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