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黑龙江

黑龙江大兴安岭:情注司法为民

2013-04-02 10:21:0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大兴安岭地委政法委书记刘杰到中院调研。

  加格达齐区法院法官送法进校园。

  塔河县法院“携案下访”化解林场职工矛盾。

  大兴安岭地区中院法官回访案件当事人。

  歌曲《走上高高的兴安岭》和电影《北国红豆》,让兴安岭林海雪原的神奇之美迷醉了人们的心。“兴安”,是满语“极寒的地方”的意译。位于祖国最北疆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辖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是全国最冷地区,素有“高寒禁区”之称。近些年来,大兴安岭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不断丰富便民方式,努力办好民生案件,系民生,解民忧,护民权,情暖高寒禁区,情献森林雪原,用一腔为民的赤诚情怀,提升着兴安岭的司法温度。

  便民法庭带去寒冬里的暖意

  2013年1月16日,又到了去蒙克山林场巡回办案的日子,一大早,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人民法院盘古法庭庭长张恒书,提着一个灌满了热水的暖瓶,上了巡回法庭办案警车。

  塔河县是中国最北的两个县之一,辖区面积14420平方公里。为方便群众诉讼,塔河县法院在蒙克山林场、沿江林场、开库康乡等5个偏远地区设立了巡回法庭办案点,法官每月两次到办案点办理案件。

  这天气温零下四十多度。冬天的大兴安岭,不仅极度寒冷,还有暴风雪等恶劣天气。再有几公里就到蒙克山林场,法庭警车刚拐过一个山口,突遇了狂风裹挟着大片雪花满天飞舞的“大烟泡”天(当地人俗语),车子一个侧滑,陷在了路边的积雪里。司机拿起随车的铁锹下了车,费力地铲着车轮前后的一块块冰雪盖。张恒书则提着装有炉灰渣的袋子,下车后在车前车后扬撒着。一番折腾,警车驶离侧滑处。

  一上车,张恒书忙从座位下拿出暖瓶,两只手紧捂着。“这可是宝贝,每次出门办案,我都少不了它。”此时,记者才明白了暖瓶的用处。

  接近中午时分,警车艰难地驶进了蒙克山林场巡回法庭办案点。因丈夫在贮木场架杆上工作时喝酒,妻子与丈夫吵了起来,一怒之下拨通法庭电话,要求离婚。考虑到天冷,担心冻伤她的身体,张恒书通知今天来此处理。经一个小时的调解工作,夫妻和好了。

  “今天这个‘大烟泡’,俺真愁着怎么去法庭,出不去啊!法官来‘林场法庭’处理俺的闹心事,真体贴老百姓!”签完调解协议,妻子边用纸擦拭着手指上的印泥,边对记者说。

  这声“林场法庭”,道出了群众对大兴安岭法院着力打造便民法庭的感情认同。

  大兴安岭地广人稀,点多线长。林区职工还多随林而居,有的居住点之间百里无人烟。极寒天气又为群众出行增加了困难和危险。大兴安岭法院把困难和危险留给法官,把方便和安全让与群众,搭建便民法庭并努力在林区“全覆盖”。去年以来,又在漠河县、塔河县等地恢复重建了兴安、韩家园等5个基层法庭,在居民点设立了25个巡回法庭办案点,还采取“车载法庭”、“楞场法庭”、“田间法庭”等巡回审判到生产工地、田间地头,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法庭法官,去年受理的民商事案件中,有17%巡回审判办结,为群众节省差旅费近万元。

  林海天路上的责任担当

  呼中区到阿木尔水泥公路,穿行在大兴安岭地区海拔最高、高差最大、气候最寒冷的崇山峻岭中,被称为“林海天路”。

  “这条盛载着呼中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天路,有着法官的一份功劳。”再次提及大兴安岭中院民二庭女法官李越峰赶夜路办案的事,呼阿公路建设指挥部员工邓云鹏又感动又敬重的心情溢于言表。

  由于泰来县一水泥公司未按约供应水泥,为不误工期,指挥部花高价从别处购买了水泥。为追索差价损失,2012年春节前,指挥部到大兴安岭中院起诉了水泥公司,并提出财产保全申请,申请冻结水泥公司账户存款。李越峰受理了申请,当办理完保全手续时已下班。邓云鹏担心对方知道起诉消息后,春节假期内转移存款。可后天就是春节。谁不过个节啊!他欲言又止。

  “咱们现在就走。”好似“心有灵犀”,李越峰招呼着邓云鹏和书记员上了警车,连夜行驶了10个多小时,在天边将泛出鱼肚白的时候,从加格达奇区赶到了570多公里的齐齐哈尔市泰来县,用完早餐后直奔银行,查扣了水泥厂账户内的存款。之后,经法院调解,水泥厂赔偿指挥部100余万元损失。

  “我们庭将修路企业作为服务联络点,走访答疑,涉及他们的纠纷优先办理,依法助力企业减忧减压。”李越峰说,为家乡修路排忧解难是林区法官当仁不让的责任担当。

  森林覆盖率75%的“绿色宝库”大兴安岭,是全国仅存的一块净土,维系着东北的生态安全。围绕“把森林管起来,让职工富起来,建设生态型花园型新林区”的地区发展战略,大兴安岭法院深入开展了“服务型法院”创建活动,推行了进企业、进厂矿、进林场、进乡镇、进社区、进村屯、进学校的“法官七进”活动,两级法院对接企事业、学校、林场等近300家,建立服务联络点,畅通法律服务渠道。近年来,225名法官深入企业“访企业、提建议、促发展”,发放调查问卷、监督卡600余份,现场解决法律难题,针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提出了40条司法建议。

  “身处边疆,但工作不能边缘。”每名法官都以此为信条,延伸职能,为建设新林区积极化解着社会矛盾。

  为让森林更好地休养生息,大兴安岭地区行署为林区职工“上楼下山”推行了棚户区改造。大兴安岭中院提前介入,抽调70名干警深入棚改工作一线,宣讲法律政策,运用法律视角释法解疑,并把群众提出的合理请求反馈给政府,使拆迁补偿更合法合情合理,让这项惠民工程不扰民。经法院工作,有153户被拆迁人与政府签订了搬迁补偿协议,和谐搬迁。

  “大兴安岭法院并不仅仅做好案件审判,还直面社会难题,能动服务大局,做好司法担当。地委是满意的。”大兴安岭地委政法委书记刘杰说。

  和谐方式解决群众难题

  这是一个将小区里车库改成的住房。自打出了车祸后,高位截瘫的桑爱林,就躺在这个临时租的车库里的病床上。这一天,想着多年以来的赔偿款还没着落,他又向下岗的妻子发起了牢骚。

  “老桑在家吗?我是张瑞良,过来看看你。”拎着礼物的张瑞良敲了敲门。

  大兴安岭中院副院长,亲自来看我!一股暖流涌上了桑爱林的心头,他催促妻子快去开门。

  张瑞良记不清这是到第几个当事人家去做调解了。2012年,大兴安岭法院提出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结案率基层法院、中级法院分别要达到90%和50%,建立了办案法官、审判长、庭长、分管副院长、院长联调制度,并规定,分管副院长没有参加调解的案件,审委会不予讨论。

  桑爱林起诉的是大兴安岭林业集团的一个部门,起诉之初曾有顾虑,一审法院判决驳回诉请后,顾虑成了心病,他抱着不切实际的高额赔偿请求钻进了“牛角尖”,导致办案法官多次调解无果而终。但张瑞良却不放弃,心病需要心药医,就有了这次和之后的3次“破冰之旅”,渐渐暖化了桑爱林冰冷的心,主动放低姿态,理性地剔除了一些不合理请求。张瑞良又将桑爱林的意见和生活困苦的现状反馈给林业集团,进行思想交流,林业集团的态度也不再强硬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点着张瑞良送来的58万元赔偿款,这个刚强的汉子流下了眼泪。

  “这对我们是震撼和启迪。”陪同张瑞良调解的中院民一庭庭长赵松涛将此作为案例,多次讲给审判员听,增强了他们的调解责任感。抵触、消极调解少了,主动、积极、耐着性子调解蔚然成风,调撤率由不到30%飙升到去年的90%。

  大兴安岭中院年受理3500余件案件,总量不多,涉诉信访却常遭到黑龙江高院的通报批评。2011年上任的中院院长王启胜,经调研后,将解决的突破口落在了调解上,以“为什么要调解”、“怎么去调解”、“靠什么来调解”为主题,对干警进行了主题教育讲座,解决了干警思想认识上的“缺位”问题。又确定了“9050”目标,推出了一些调解制度,并纳入考评,强抓落实,调解理念日渐入心,调解率不断攀升,群众满意度渐渐升温。2012年,中院和基层法院的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分别达到76.1%和90%。信访工作也出现了拐点,历年来在重大会议、活动期间进京访“高发”,去年全国两会两级法院零滞留访、零初访,有8个基层法院零登记,今年两会信访量降幅同比达50%。

  公正阳光照射林海雪原

  曾有一位省领导,视察了大兴安岭法院后,感慨地说,能在这样艰苦恶劣环境中工作,已经很不错了。

  “这不能成为我们办案质量不高的借口和托词。对甘愿奉献的精神,要继续传承,更要培育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树起公正司法的执业品牌,办铁案,办精品案,办人民满意案件。”在部署以走精品之路、创精品案件为内容的“精品战略”活动推进会上,王启胜斩钉截铁地说。

  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规范司法行为,以此为牵动,“精品战略”这把火,在大兴安岭法院点燃起来。

  合议庭制度的创立,是以法官的集体智慧为案件质量把关。但“合而不议”形成的“轮流坐庄”,使之流于形式。对此,大兴安岭法院规定,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时,合议庭全体成员参加,委员发问案件,由非主审人的合议庭成员当场解释。几起案件下来,没有人再在合议时“滥竽充数”了。

  精品来自于无瑕疵案件。大兴安岭中院狠抓案件质量评查,抽调了经验丰富的审判业务骨干,组成专家评查组,每季度对辖区法院审执结案件全部评查,专挑问题,全区通报,绩效考评。

  “第一次检查,我们还像以前那样翻了翻卷,就回来了。哪曾想,院长亲自复查,查出问题后,对我们进行了全区通报,扣了我们的绩效考核分。”评查组的一位成员“很羞愧”,对之后的评查较起真来,查得法官们头上直冒冷汗。期期评查通报,也成了法官至爱,推动了案件质效的提升。去年,两级法院的上诉率、发改率同比上一年度下降了5.8和9.7个百分点。

  大兴安岭地委对法院的印象很深,每次来地委办事,院长王启胜都穿着法官服。群众对法官的印象又新又亲,每次到法院,看到的全是穿着法官服办案的法官。

  “我对干警说,法官服,不是什么人都能穿。穿上了法官服,就要穿好,穿出法官形象。”在王启胜眼里,形象公正必定影响着法官规范司法的心理,进而推动司法公正。

  看到来参加诉讼的一方当事人代理人是区里的一个领导,加格达奇区法院一法官礼节性地握了握手,不但被决定回避,而且还被全院通报,成为“典型”。“虽然,这个握手,不能必然影响办案公正。可另一方当事人怎么看?让诉讼各方当事人都感受到司法公正,这种疑似‘出格’行为就不能有。”加格达奇区法院院长顾承寅解释了回避的深层次原因。(记者 唐凤伟 段春山 通讯员 代跃军 吕大亨)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黑龙江提高住院报销比例
·黑龙江黑河边防800余民警一线护卫春耕生产
·黑龙江高院组织干警到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黑龙江落实责任制确保假期交通安全
·黑龙江大庆红岗:“菜单式”服务促进非公企业发展
·黑龙江大海林巡回法庭落户深山

·黑龙江大海林巡回法庭落户深山
·黑龙江多种方式推进反拐宣传
·黑龙江鹤岗:完善领导接访制部门跟踪求实效
·黑龙江延寿反馈意见建议获代表肯定
·黑龙江:技防设施建设纳入重点民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