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服务功能 合力化解纠纷
廊坊推广司法便民利民经验
4月1日上午10时,面对五十多名来参观“司法工作服务站”的法官们,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土楼胜利村党支部书记孙少志激动地讲述他们在法院指导下开展民间纠纷调解的成功经验。永清县法院先后建立了100个工作站服务百姓,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当天召开现场会,在全市推广其工作站经验。
“司法工作服务站”是以基层人民法院为主体,依托村(街、社区)建设起来的综合性法律服务机构,旨在充分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合理配置纠纷解决资源,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廊坊法院将其作为深化发展“廊坊经验”的重要探索。
目前,永清法院在“司法工作服务站”聚拢了2074名热心公益事业的民调人员,并将所负责站点内的村街干部、调解志愿者、乡镇包村干部、人大代表等人员整合起来,有效调动基层调处力量,形成各方联动、优势互补的司法调解大联盟。在几个站点,记者见到法院专门为他们制作的《民情日记》、《法律咨询记录簿》、《群众意见征集簿》三类笔记本,便于法官们熟知村情民意。
这些工作站在当地试行十个月,目前已经覆盖到全县386个村街。按照规定,“司法工作服务站”承担着六项职能:一是指导民调,对象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志愿者协会、行业协会等民调组织;二是纠纷解决,强化诉调对接,团结和组织调解志愿者参与辖区范围内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三是司法确认,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申请进行司法确认;四是案件回访,对群体事件当事人、有上访苗头当事人增加关注度,定期回访;五是沟通联络,协调各方关系,积极参与当地党委、政府社会管理活动,密切与基层群众的联系;六是法制宣传,通过召开联席会、座谈会、案例分析会及庭审观摩等形式宣讲法律法规。
据廊坊中院副院长赵建亮介绍,司法工作服务站还进一步拓展了服务功能,对接了司法服务中心,建立受理、承办、分办、催办、反馈、办结等有效的制度体系,对接了诉与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巡回审判以及各种社会资源,形成以法院为主导、协调村(街、社区)的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线面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产生聚合力。
一位服务站的调解员介绍说:“每个司法工作服务站可辐射到好几个邻近村,让村里的百姓不用出远门、不用进城就能解决矛盾纠纷,是近距离的司法服务。”
据了解,建站以来,永清法院累计指导化解各类纠纷813起,司法确认96件,为依法治村提出司法建议119条,为村街解决涉法问题64个。廊坊中院计划进一步规范工作站,形成覆盖网络,法官将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到服务站轮值上岗,指导调解员解决纠纷。(记者 李 霁 吴艳霞 武 健 通讯员 高占国)
·河北秦皇岛山海关人大出台文件加强法律监督
·河北:“四个过硬”确保检察机关依法履职
·河北:清明、五一收费公路免费方案出台
·河北阜城“明胶”案一审宣判
·河北加强对钢铁行业的环境监管
·河北宁晋:十三年纠纷一朝得化解
·河北宁晋:十三年纠纷一朝得化解
·河北三河交警事故处理“四主动”赢口碑
·河北:基层法庭里的“中国梦”
·河北唐山三大攻坚战围剿砸车盗窃
·[视频]河北:信息化安检 打造全路网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