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玉芬
认识张继广是在去年全省牧区法律援助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为“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高大魁梧的他来自山东泰安,一看就是典型的山东大汉。因为在果洛工作了大半年后,他的脸上已拓上了黑红的高原红印章,看起来更像典型的康巴汉子。
会上,他说的一句话,语惊四座,令许多人对他刮目相看,让记者也顿时记住了他的名字——替我们所有的青海人民。
他说:我决定延期服务一年。
别人可能觉得这没有什么,要么觉得他肯定有所图。
要知道,作为律师,他在山东是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经济收入很不错。
每年的对口法律支援,许多律师能躲则躲能避则避,谁都不愿意抛家舍子来到遥远的西部,而且经济还要受损失。
张继广是主动申请要来的,不怕高寒缺氧的气候,来了就要求去偏远的牧区。
要去就去最需要我的地方!
对有些人来说,这一年的时间,可能得咬牙挨过,而张继广又主动要求再服务一年。
作为志愿者,每月工资仅为三千元。
祖国的需要
是我不二的选择
虽然在来青海之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带了许多抗高原反应的药物。2011年7月17日,张继广到达果洛的当天晚上,依然被高原反应折磨得一夜未合眼,而且鼻子发干。整夜在烧水喝水、上厕所中度过。
在刚到果洛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最难以适应的是头疼和晚上睡不着觉,吃红景天等抗高原反应的药好像也没啥作用,吃止疼药胃又受不了。有一天夜里,在赶写第二天的诉状,头又疼了。万般无奈下,他很想哭。在夜晚,宿舍楼里除了他没有人住。于是,他号啕大哭哭出了一身大汗,发现头疼缓解了许多。此后,每当夜里头疼欲裂时,他如法炮制。后来和朋友闲聊说起这事,都不相信,不相信他这个硬汉还会掉眼泪?
在果洛,走路相当于在平原跑步,更何况从泰山脚下来到雪域高原的他。其实,到果洛之前,去观光青海湖,一下车他双腿就像踩了棉花一样,头晕耳鸣痛苦至极,至今他还心有余悸。为践行来时“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这一承诺,他在西宁休整了几天就踏上了去果洛的路。
显然,对他来说,在海拔比两个泰山相加还要高的地方工作,就是在透支生命。按理说,一年志愿期满应该打道回府。是什么样的动力让这个已近知天命之年的他完成一年的服务期,还主动要求再留一年?
说到这个问题,他给我讲了两个故事。
一个我们听了司空见惯的事:一次去玛多讲课,在途中他口渴难忍,司机领他进了一家帐篷,主人热情地迎接他们,立即烧上滚烫的奶茶给他们喝。后来,才得知司机和他们非亲非故。要不是他亲身经历,还真有点不信。为此,他激动了好些天。
另一个就是最让他痛心的未成年人才某的案件:四岁时父母离异,上了一年学就辍学的才某,因母亲没有能力看管教育,而过早流入社会,在被解除劳教三个月后又合伙盗窃,刚满16岁的他站在了刑事审判的被告席上,经法律援助,法院给予才某从轻判处并减轻处罚。类似案件在当地有一定的代表性。
此后,他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我还能为可亲可敬的草原人做点什么?思来想去,他能做到的只能是提供法律援助。果洛全州3家律师事务所共5名律师,这里的人们需要他。
受援人的认可
是我最大的幸福
来青海之前,张继广在泰安办理了一起出国劳务纠纷援助案件,涉案当事人三十来人。受援者告诉他,你是政府指派的,给我们好好干。因案子涉案人员较多,取证、庭审、判决历时较长,有当事人等得不耐烦,借着酒劲给他打了半个多小时电话,而且出言不逊。最后,对方被绳之以法后,他们前来当面道歉,并成了好朋友。
张继广说,办案过程不论多么曲折,得到受援者认可是他最大的幸福。
在果洛办过的案子中,让他记忆最深刻的就是一起涉及8人的劳动报酬案。
2010年张某等8人在方某承建的工地干活。工程完工后,方某给了部分工资,还欠36280元。转眼又是一年,可是方某给他们打完白条后就不见了人影。无奈,他们只好走法律途径,于2011年11月4日,找到了果洛藏族自治州法律援助中心。
州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他与另外一名律师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经多方努力,方某给张某等8人写下保证书,保证一次性将所欠工资全部付清。当时受援人张某振臂高呼:“共产党万岁!”让所有在场人大为感动。
但是,保证书到期后,方某并没有按照保证的期限向受援人支付所欠工资。张继广得知这情况时,已是月底了,此时方某手机已经关机,无法联系。他作为援助律师,内心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决定这块骨头再难啃,也要把它啃下来。
“方某在州上还有工程。”经多方询问打听,他得知这个消息,很是振奋。因气候寒冷,果洛建筑行业9月中旬就得停工,第二年的四月上旬才能施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只要他的工程还在,明年还得回来。
他将这个消息告知受援人,并保证将此事管到底!
经过漫长的冬季,雪域高原天气慢慢转暖,施工队陆陆续续来了,方某也不例外。经多次协调,方某答应6月底一次性付清欠款,并履行了协议。
当张某和史某代表8位受援人接过讨回的工资时,满眼泪水,紧紧握着他的手久久不松开,嘴里不停地说:“谢谢! 谢谢!”还送来写有“持正义秉公执法,为民工讨薪维权”字样的锦旗。
家人的支持
是我坚守的动力
当时,张继广在山东报志愿者去体检时很自信,因为他常年骑自行车,自认为身体很不错。没想到因血压超标,险些被刷下来。按规定体检两项指标不符合,就失去志愿者资格。就这样放弃他不甘心。在泰安十几年执业生涯中,他们所里办理的援助案子数他最多,正因为如此,在他看来,做法律援助是一件很荣光的事。既然有这个平台,不能轻易放弃。
后来,他又到别的医院体检,都很正常。问其原因,医生说可能是骑自行车运动所致。于是,他再次到指定的医院体检,顺利过关。
一切就绪后,他才将这一决定告诉家人。
再过三个月,他的志愿者律师生涯即将结束。他妻子跟随他一起来到青海,感受一下他工作的地方。他妻子说,当初报志愿者他先斩后奏。因他的这一决定,儿子的婚期一推再推,今年春节才举行婚礼。
从地质队相识相知相恋到结婚一路走来的妻子,得知这个决定,虽然心里免不了有怨言,但他临行前,依然为他准备衣服,抗高原反应的药。参加工作不久的儿子,用工作以来积攒下的全部钱为他买了一台新的笔记本电脑。
就在他来青海第一年的11月,他妻子生病住院。当他得知消息时,妻子已在手术台上。妻子怕影响他的工作,坚持不让家人告诉他。从手术台下来妻子在电话里给他说安心工作,不要分心,不要请假,有儿子在没事。当他见到生病的妻子时,是在妻子出院一个星期之后。
说起这些,他妻子说,从两千多公里赶回去太麻烦。还说,假如没有这个政策,他这辈子能否来青海不好说,更不用说去果洛当援助律师。
他妻子说,两年的志愿者生涯,失去了不少案源,自然也影响收入。但有些东西,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在他的影响下,他们一家人对青海对果洛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要不然,这辈子都不知道果洛在哪儿。用他的话说,为可亲可敬的草原人提供法律援助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收获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值了。
3月17日,他带着妻子坐着长途班车回果洛上班。为何不找个便车,他说,班车很方便,再不能麻烦别人了……
·潘育伟:努力形成依法办事良性法治环境
·运用法治思维实现“预防生产力”
·法治不“强势” 正义才“弱势”
·在法治轨道上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
·着力运用法治思维提升公安社会管理正能量
·以法治思维提升公安社会管理正能量
·以法治思维提升公安社会管理正能量
·彭清华: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苏树林:深入推进法治福建建设
·提升执法公信力传递法治“正能量”
·让要债句号变成法治起点
·贵州:以法制宣传教育传递法治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