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热阿依别克:乌孙山下的“货郎”民警

2013-04-01 14:20:1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记者 李德模 通讯员 陈艾秋

    “10袋醋、8袋盐巴、6包方糖、12盒砖茶……”3月26日清晨,新疆伊犁公安边防支队爱新舍里边防派出所民警热阿依别克和往常一样,来到在派出所附近的小商店为牧民采购生活用品。

    热阿依别克今天要走访边境一线的安巴贴村哈萨庄子,这个庄子位于乌孙山脚下,距离最近的乡镇有20余公里路程,常年居住着40多户哈萨克族牧民。

    由于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牧民们平时采购生活用品,都是骑马到镇上赶“巴扎”(集市),每次来回要花费1天的时间,而这里的山路很险,去一趟费事费力。为方便牧民,热阿依别克当起了“货郎”。

    26日这天,热阿依别克将购买的生活用品放在马背上,启程了。春天的伊犁河谷添了几分绿色,白杨树正在吐露新芽。经过近4个小时的艰苦跋涉,哈萨庄子越来越近,一座座毡房也清晰起来。

    下马后,热阿依别克提起装有食盐、砖茶、蔬菜的袋子,往肩上一扛,左手拿起警务包,里面装着20多本小麦种植书,开始挨家挨户走访。

    “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哈萨庄子目前居住的牧民多为老年人。”热阿依别克告诉记者。

    “大爷,这是您的砖茶;大妈,这是您要的食盐……”热阿依别克来不及休息,便开始入户为牧民送东西。“我每周要到哈萨庄子走访两到三次,每次都会给这里的牧民捎带些日常用品。最怕也是最困难的是遇到暴雪天,积雪太厚,路太滑,容易摔倒。”热阿依别克说。

    1个小时之后,送完食盐和砖茶后,热阿依别克没做任何停留,马不停蹄地直奔牧民家。在牧民吐尔江家里,一进门,吐尔江老人便上来和热阿依别克寒暄。从热阿依别克手里接过蔬菜时,老人立即拿来毛巾让热阿依别克擦汗。

    “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我的老伴突发阑尾炎。当时,厚厚的积雪将道路阻断了,紧急时刻,我拨通了热阿依别克的电话。后来,他及时赶到,将我的老伴送到了医院。”老人告诉记者。

    从吐尔江家里出来后,路过一户牧民的院子时,热阿依别克看见牧民热合木江正蹲在地上看着卧倒的两只羊。热合木江着急地对热阿依别克说:“正值羊羔繁殖季节,可是我家的5只母羊现在都生病了,能帮我想想办法吗?”热阿依别克随即拨通了镇上兽医的电话,协调兽医当天下午过来帮助热合木江家的羊群看病。

    “大爷,今年的土壤水分充足,种植小麦收益比较好,这两本小麦种植手册你拿上。”热阿依别克将20多本农业科技读本,发放到正聚集在一起看电视的牧民手中。

    “每次进庄子,这里的大人小孩看到我都会纷纷拥上来,叫嚷着取货。当这个‘货郎’民警有苦有累,但更多的是快乐。”热阿依别克说,这样从早忙到晚,慢慢地和牧民的关系近了,牧民们也主动承担起义务护边的工作,协助派出所开展护边巡逻。

    热阿依别克结合农村警务战略,总结出了一套“走村户、转地头、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的基层民警工作法,筑牢了群众基础,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截至目前,他的辖区已经连续6年实现“零发案”。

[责任编辑:王春圆]
相关报道

·江西10年因公牺牲民警89人
·反扒民警:极具“警察范儿”的正能量使者
·黑龙江黑河边防800余民警一线护卫春耕生产
·吉林开展派出所民警“三送”民企活动
·新疆:民警为家庭困难的买买江送学费
·衢州:民警参与决策 传递基层“好声音”

·衢州:民警参与决策 传递基层“好声音”
·宿迁宿城“每周一课”激发年轻民警学习动力
·女民警扮医护人员上车成功解救人质
·少年离家晕倒街头民警送其安全回家
·老人深夜走失民警助其回家
·女民警为孩子们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