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履新部长谈国务院机构改革:新部门新在哪里

2013-04-01 10:43:3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是今年两会以来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次改革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

  对于这次机构改革,公众充满期待:新部门有哪些新职能?会带来怎样的新气象?眼下最紧要的是做些什么?本报独家专访部分新部门的负责人,请他们畅谈履新后的亲身感受、工作思路及近期打算。

  ——编者

  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

  办好大交通 助力中国梦

  “按照新的职责,交通运输部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展,可以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交通格局。”

  2013年3月,杨传堂再次被任命为交通运输部部长,这位在雪域高原奋斗十余载,有着丰富地方党政工作和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经验的交通运输部“当家人”,接过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交通运输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接力棒”。

  “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的深化,是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头戏之一。我们要以此次改革为契机,在转变职能上狠下功夫,在加强统筹规划上狠下功夫,在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上狠下功夫,在改进工作作风上狠下功夫,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让人民群众共享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杨传堂说。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一页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给交通运输部增加了新职能——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交通运输部还多管了一个局——国家铁路局,负责拟订铁路技术标准,监督管理铁路安全生产、运输服务质量和铁路工程质量等。

  “对于机构改革方案,我个人是完全赞成的。”杨传堂说,“按照新的职责,交通运输部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展,可以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化结构布局,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和‘无缝’连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大交通格局。这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交通运输发展的实际,符合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也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说,这次大部门制改革,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

  转变职能、简政放权

  “此次机构改革核心是职能转变,关键是简政放权,目的是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杨传堂说,“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做职能转变的拥护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敢于触及利益、触及灵魂,认真梳理职能交叉、行政审批等有关事宜,该调整的调整,该下放的下放,该取消的取消,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制保障的交通运输部门职能体系。”

  杨传堂透露,对这次机构改革,交通运输部已经进行了细致的准备工作,成立了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领导小组,他亲自挂帅,担任组长。下一步,将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核心,按照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从操作层面搞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拉开深化改革的序幕

  深化改革是加快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的引擎,虽然会有困难、会有阻力,但杨传堂对此信心坚定。“交通运输要以改革的最大红利抓住发展的最大机遇,要敢于冲破思想观念上习惯势力的禁锢和束缚,有行动、有作为、重实效,破除妨碍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杨传堂说,“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项一项抓落实,一茬一茬接着干。”

  在以杨传堂为班长的交通运输部党组的强力主导下,交通运输部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28条规定、开展了为期五年的“平安交通”创建活动、组织了行业大调研活动,进行了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拉开了深化改革的序幕。

  杨传堂告诉记者:“我们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交通运输领域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推进重点项目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

  海洋事务上升到前所未有高度

  “重组国家海洋局,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我国的海洋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发生了历史性转折。”

  3月下旬,重新组建后的国家海洋局领导班子配备到位。刘赐贵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党组书记兼中国海警局政委。

  “九龙治海”局面将改变

  刘赐贵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明确表示,新组建的国家海洋局是一个全新的海洋主管部门。

  此次机构改革,将原国家海洋局及其中国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的队伍和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同时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海洋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统筹协调海洋重大事项。国家海洋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由国家海洋局承担。

  刘赐贵说,重组国家海洋局,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我国的海洋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发生了历史性转折,“这是为解决目前存在的海上执法力量分散、效能不高等问题,对加强海洋发展战略规划、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更好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意义重大。”

  随着重组方案的明朗,“九龙治海”等热点问题有了明确答案。长期以来,我国海上执法力量分散。国家海洋局的中国海监、公安部的边防海警、农业部的中国渔政、海关总署的海上缉私警察等执法队伍各自职能单一,遇到非职责范围内的违法行为无权处理,影响执法效果。每支队伍都自建专用码头、舰船、通讯和保障系统,造成资源浪费。几支队伍重复发证、重复检查,增加了企业和群众负担。

  刘赐贵认为,此前的管理体制曾对我国海洋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通过这次改革,强化了海洋综合管理,推进了海上综合执法,顺应了国际海洋管理的时代潮流,顺应了人民的期待。

  新国家海洋局的使命

  刘赐贵透露,国家海洋局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在稳妥、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完成重组任务。

  在公众关注的海洋维权方面,刘赐贵强调说,必须统筹考虑,精心组织,明确责任,周密部署,做到钓鱼岛维权巡航常态化,守住黄岩岛,防止反复,实现局势可控,在黄海、东海、南海保持正常巡航执法业务。

  重组后的国家海洋局,职能更加综合。管的事多了,或许代表着“权”更大了,刘赐贵认为,这也意味着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要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对海洋领域审批事项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整合的整合,该加强的加强。

  海边出生的海洋局局长

  刘赐贵当过知青,也担任过很长时间的基层领导职务。2000年起,刘赐贵曾担任过两年的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2007年后,刘赐贵调任厦门市担任副市长、市长,此间一直关注海洋经济发展领域。实际上,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海岸带综合管理。

  2011年2月,刘赐贵赴任国家海洋局局长。他曾远赴南极视察中国两个南极科考站,也考察过我国南沙、西沙群岛等大大小小岛礁。在其担任海洋局局长的两年来,中国海监实现了对我钓鱼岛领海内的常态化巡航。

  “海洋事业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刘赐贵告诉记者,我们要发展好、利用好来之不易的海洋事业发展的大好形势,推进海洋事业实现新突破,为建设海洋强国做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张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