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昆山市公安局蓬朗派出所社区民警张惟唯来到辖区的龙飞工地,对上月调处的一起劳资纠纷进行回访。确认纠纷已经完全和解、拖欠的工资也已全部付清,张惟唯在笔记本上记下:23。原来,自去年6月蓬朗派出所的“工地流动调解室”建立以来,张惟唯已经成功调处了23起工地上发生的纠纷。
据了解,蓬朗派出所辖区大型工地较多,外来务工人员密集,各类纠纷屡屡发生。对此,蓬朗派出所专门将流动调解室设立在矛盾纠纷多发的工地,明确属地社区民警为矛盾纠纷调解第一责任人。在工地出现劳务、拖欠工资工程款等纠纷时,社区民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第一时间在纠纷地组织矛盾双方开展调处、化解工作。在纠纷成功调处后一个星期内,社区民警还要对纠纷的后续情况进行跟踪回访,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留“后遗症”。
流动调解室还吸收了社区(村)、辖区企业等单位相关人员组成调解委员会,形成合力,共同开展调处工作。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共17人,其中9人为派出所社区民警,5人为工厂、企业中处理矛盾纠纷经验较为丰富的管理干部,3人为在群众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威信的基层干部。同时在法律援助团、企业互助调解委员会、社区督导员以及相关专家协助下建立工地纠纷调解援助机制,对于一些比较棘手的矛盾纠纷,工作人员通过援助机制邀请专家、学者、律师担任调解顾问,帮助指导调解工作。目前,“工地流动调解室”已经成功解决了各类工地矛盾纠纷130余起。(记者赵家新、通讯员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