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坚持执法为民

2013-04-01 08:44:4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曹建明在江苏检察机关调研时强调

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坚持执法为民

提高检察工作亲和力公信力和人民满意度

3月28日至2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江苏检察机关调研。他强调,坚持执法为民,是“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检察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各级检察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念,把人民作为检察工作全部价值的最高裁决者,把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作为践行执法为民宗旨的基本途径,进一步提高检察工作亲和力、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曹建明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讲的最多的就是“人民”二字,对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和指示,对政法工作坚持执法为民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这些重要指示和要求,更好地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维护人民权益、坚持执法为民。

曹建明表示,要始终以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念,自觉践行执法为民根本宗旨。检察机关坚持执法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检察机关的根本属性所决定的,也是“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检察工作中的重要体现,既是政治责任,也是宪法责任。各级检察机关要始终牢记检察权来源于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牢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义不容辞的重大职责,依法平等、公正对待群众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始终牢记人民是检察工作全部价值的最高裁决者,自觉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穿于全部检察工作中,依靠人民推动检察事业向前发展。

曹建明强调,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的新期待,以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需求为导向,更加主动地做好检察环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项工作,积极推进平安中国建设。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新期待,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首要价值追求,努力使受到侵害的权利依法得到保护和救济,使违法犯罪活动受到制裁和惩罚,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和公正,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反腐败的新期待,把反腐败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权益保障的新期待,依法严肃处理严重损害群众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和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民生领域犯罪,大力推进民生检察。

曹建明强调,要切实改进执法工作作风,提高群众工作水平,进一步增强检察工作亲和力。检察人员是司法人员,更是人民公仆,必须树立可亲、可敬、可信的良好形象。要深刻认识执法作风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感受,牢固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观,做到真诚、平等地与群众打交道。要深化检务公开,深刻认识检务公开是接受群众监督的必然要求,是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的重要途径,最大限度增加执法透明度,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监督检察工作。要加强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探索搭建服务群众新平台、拓宽联系群众新渠道,推动检察机关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增强赢得群众信任、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切实把检察机关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好。

曹建明强调,要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只有人民群众认同司法、相信司法,法律才能真正发挥定分止争的功能,法律才能真正具有权威,司法才真正具有权威。从这个意义上讲,执法公信力与人民满意度是一致的。执法公信力,归根结底就是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执法是否公正的整体评价。要坚持严格公正执法,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牢固树立起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民群众与公正处理每一起案件同等重要,没有平等也就没有公正的观念。加强忠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强化执法规范化和自身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坚持从严治检、廉洁从检,真正做到执法不受金钱、人情、关系干扰。建立完善群众意见收集、转化机制,把群众意见和要求作为检察决策的重要依据和改进工作的强大动力。

调研期间,曹建明先后在江苏省检察院、扬州市江都区检察院、常州市检察院以及基层联系点常州市高新区检察院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看望干警。曹建明还分别会见了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小敏,就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认真交换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李如林、江苏省检察院检察长徐安参加调研活动。

(特约记者/王治国 卢志坚)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