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入手理性分析 积极应对网络舆情
广东高院首推网络舆情白皮书
网络改变中国,也考验并改变着公众对司法的参与度和开放度”、“新媒体时代……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权利与权力的生态环境”。这是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出版的《司法公正与网络舆情——广东法院网络舆情白皮书》中摘录的一句话。据悉,该白皮书的推出填补了法院系统网络舆情专著的空白。
该书始终贯穿着“实例入手”与“理性分析”两条脉络。从“胡益华抢劫、杀警案的‘微笑之问’”到轰动一时的“韩某凤溺死脑瘫儿案”量刑之争,从“14岁少年被指‘黑社会大佬’”到“广东史上最黑帮案”始末……此书结合广东法院近年来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理性剖析主动公开和舆情产生后被动回应的得与失、利与弊。其中实例剖析占了该书75%的篇幅。一方面对每一个热点法治事件作了提纲挈领的概要,另一方面附录了涉事件产生、发展关键节点上的媒体文章,使人们在指尖翻动中可以详细地了解到事件的前因后果、真相原委。
“理性分析对于广东法院今后以更开放、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面对网络舆情事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广东高院常务副院长陈华杰告诉记者,“此书对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形势作出研判,提出了法院必须坚持更好地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实现公正审判;必须更加注重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取信于民,以主动公开的方式促进司法公正;必须保持独立审判与倾听民意之间的平衡。”
同时,该书在编排上还做到了“实例”与“分析”两条脉络的相互交织。实例分析中不是就事叙事,而是事理兼容、法情并用;理性分析中往往以实例佐证,增强了说理性、说明力。
白皮书序言中说,无论是从个案实例入手还是从历史发展、未来走势的分析,都建基于司法审判的公正性。公平正义是司法审判的生命线,是司法公信力的根本,必须牢牢抓住。没有审判的公正,就没有社会的公信。
广东高院院长郑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网上舆情,我们将不回避、不推诿、不掩饰,以诚恳的态度与网民交流,主动公开法院的各项工作,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盼、新要求。(记者 林晔晗)
·广东发布环境类案件分析报告
·广东梅州 阳光照进监狱里的庭审
·广东佛山禅城探索巡防“全警化”新路
·广东:微友进警营 消防零距离
·广东梅县法院积极维护特困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
·广东法院试点家事审判合议庭 全面推行家事审判改革
·广东法院试点家事审判合议庭 全面推行家事审判改革
·广东“飞虎队”揭秘
·广东惠州:“惠民110”成为惠州新名片
·广东江门服务型警务模式做到了无一投诉
·广东珠海:当事人凭立案回执可查询办案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