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正在路上
——北京海淀法院救助涉诉困境未成年人纪实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贯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将帮教、救助延伸到法庭以外。特别是对贫苦被害人、刑满释放的未成年犯等特殊群体,积极向后延伸审判职能,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存、回归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自2006年起,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克服多种困难,多方募集资金,截至2013年初,已帮助35名贫困少年平稳回归社会。
爱心铺就回家路
今年1月29日下午,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在熙熙攘攘的北京西站,失足少年小林(化名)在海淀法院少年法庭法官们的帮助下终于踏上了回家的列车。
17岁的小林因职务侵占被起诉至海淀法院。法官了解到,小林的父亲正在服刑,母亲因家庭变故精神失常,家中只有80多岁的老奶奶,均无法在其释放后接其回家。
小林从未办过身份证,在春运车票异常紧张和购票实名制的双重困难下,如何为其购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成了难题。法官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尝试电话、网络等多种渠道为小林购票,但终未成功。“法官妈妈”尚秀云在百忙之中亲自到北京西站与有关方面联系并说明情况,终于在相关部门配合下为小林争取到了一张释放当日的返乡火车票。
临行的火车前,穿着法官们买来的新衣服的小林脸上洋溢着喜悦。
爱心助力儿童成长
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在积极救助未成年被告人的同时,还积极救助那些因为受到重大人身伤害而深陷生活困境的被害人的未成年子女。
2012年2月,海淀法院的法官妈妈志愿者团队在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童缘”项目的资助下,设立了“涉诉困境未成年人救助基金”,通过解决这些未成年人的生活及求学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与同龄人一样,以自信和感恩的心态面对社会和未来的人生。
小威(化名,男,6岁),系一起故意伤害案中被害人刘某的儿子。刘某死亡后,家里只留下小威与疾病缠身、年迈的奶奶,这一老一小两人每月只能依靠政府给予的低保金度日。
2012年春天,“法官妈妈”尚秀云和法官王丽娟带着为小威购买的衣服、食品、学习用具奔赴数千公里外的甘肃——小威的家乡。
法官们到达位于兰州市八里镇的小威家时,正赶上他们吃午饭,残破的饭桌上,只有简单的一碗用白菜、土豆、玉米面做的糊糊。法官说明了此行的目的,并将2万元善款送到小威奶奶手中。
为了保证每一分捐款都花在小威的身上,在区、镇、村三级政府的监督下,海淀法院与小威的监护人签署了捐赠协议,同时明确了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及村委会为受托第三方,监督该笔善款的使用。
爱心让青春重绽光彩
二月的江西,春寒料峭。海淀法院的法官们冒着严寒,一路奔波到达江西省新建县豫章监狱进行回访。尚秀云向大学生小力赠送了为他精心挑选的《在北大听讲座》等励志书籍。当天还是小力的生日,当他听到久违的生日歌为自己唱响时,流下了难以抑制的泪水。他说:“正是有您这位像我亲生母亲一样的法官的关爱和我爸爸妈妈不断地鼓励,我才从抑郁、自闭的深渊走出,才可以抱着新生的希望接受改造、争取重新做人。”
现在小力是豫章监狱里的“考试明星”。参加省里对在押犯的一些知识竞赛和考试,小力每次都能为豫章监狱拿回不错的成绩。因此也得到了减刑的奖励。再有4年左右,小力就会踏出监狱大门,走向新的生活。
海淀法院救助“涉诉困境未成年人”的方式是通过慈善介入的模式与国家救助相辅相成,为今后相关机构制定社会福利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海淀法院将继续拓宽救助渠道,将未成年人的帮教救助工作做好做实。(王丽娟)
·北京法院:制度推出庭 创新推出声 延伸推出力
·北京消防战士杨景轩勇救落水女童
·北京打掉一个跨省市购销假证犯罪团伙
·北京检察机关建议规范信用卡“恶意透支”诈骗数额标准
·人人参与 建设美丽北京
·北京总动员: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
·北京总动员: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
·北京147个市区级墓地消防员值守
·北京总动员围剿环境“四害”
·北京铁路中院21项措施强队伍
·北京高院与市知产局签署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