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广东

广州警方电台节目成的哥防身宝典

2013-03-29 19:33:5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每到星期天中午12点,广州市的哥都会准时打开收音机收听 《便衣实录》节目,《便衣实录》在广州出租车行业中有着重要影响力,被广大的哥称为“每周一次的安全课”。然而这个广受欢迎节目的诞生地不是电台,而是广州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写稿的也不是记者,而是警察。

    与电台合作开办节目开创先河

    推开广州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办公楼三楼1306房间的大门,只见一位理着平头、戴着眼镜、微胖的中年男子正专注地坐在电脑前,从外表上看,你可能不知道他是谁,但只要他一开口,他的声音便是他最好的名片。他就是广州市民对其声音耳熟能详的 《便衣实录》节目创始人和主持人、广州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公交分局九大队民警郭健武。

    “节目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有教育和启发意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的哥们在消遣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有收获。”郭健武说。与电台节目结缘,对郭健武来说纯属偶然。此前,郭健武曾经是一名刑警队员和负责出租车行业治安防范的民警。“当时我对电台节目可是一点概念都没有,完全是门外汉,摸着石头过河。”

    2006年3月,随着广州社会形势的需要,广州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正式成立,向“两抢一盗”等街面多发性、危害群众切身利益、群众意见大的犯罪活动宣战。在大力打击路面多发性现行犯罪的同时,如何保证打击效果成为工作的重点。广州市公安局及广州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经过认真调研,决定把广大出租车司机发动起来。“出租车司机每天24小时在路面上跑,所走路线几乎覆盖城市的每个角落,往往是路面犯罪的第一目击证人,把出租车司机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为打击街面犯罪提供有效的支持。”广州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公交分局九大队教导员黄欲晓说。考虑到的哥开车都有听电台节目的习惯,2007年电台节目《的士实录》(《便衣实录》前身)应运而生,而具体承担节目创办工作的重任,落在郭健武肩上。

    与电台合作开办节目开创了广州公安的先河,郭健武完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从筹备到节目播出的一个多月里,几乎所有的工作都由他一手包办。郭健武不但要负责撰写剧本,还要作为嘉宾主持出现在节目直播中,这一切对他而言都是陌生的。节目以情景剧的形式播出,如何写出既吸引人又有启发教育意义的剧本,可伤透了郭健武的脑筋。

    平时郭健武要开展治安防范宣传教育工作,空余时间则全部“贡献”在节目创作上。为了能够真实还原故事,较真的郭健武专门找到当事的哥,凌晨2点重走事发路线,做到真正情景再现。第一个合格的剧本,从构思到诞生足足花了郭健武一个星期的时间。“走路的时候、开车的时候满脑子都在想怎么编写,晚上抓紧时间写。”凌晨,当头发蓬松,双眼通红的郭健武把妻子叫来时,妻子吓了一大跳。“你怎么了?”妻子问他,“嘿嘿,没事儿,老婆你快读读。”

    原汁原味的安全课

    为了让的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的士实录》节目素材都是来自于真实发生在的哥身上的案件和事例。节目通过情景剧的方式,原汁原味地再现的哥当时所处的时间地点,开车的环境等元素。

    “这个人动作怎么这么奇怪?”“腰间似乎夹着东西?”“鬼鬼祟祟好古怪,先留神看清楚”……在节目之中,常常会出现的哥的心理活动描写,身边的地名,熟悉的粤语加上生动有趣的谚语穿插在故事当中,10多分钟的故事让人觉得意犹未尽,而在节目的尾段,主持嘉宾郭健武会对故事做出点评,针对的哥在故事当中的表现,指出他哪里做得正确,哪里做得不对,再提示大家在搭客过程中遇到不法侵害的时候要如何自保,如何求助,发现违法犯罪分子的时候要如何及时报案。

    《的士实录》一经播出,立即受到广大出租车司机的热烈追捧,“便衣郭SIR”成为出租车司机的良师益友,节目也被出租车司机亲切地称为 “每周一次安全学习课”。“这个真应该提醒大家,我上次就这样中招了”、“我上次也看过这样的事,原来这个人是想偷电线啊,下次看到知道要报警了”……在节目互动环节中,不少的哥打电话到电台和郭SIR分享自己的心得。随着节目持续升温,一周一期两次重播的频率让的哥们大呼不够 “过瘾”,电台不时会接到的哥的“投诉”:“怎么老是重播啊,不如一周多播几集。”

    《的士实录》节目不但带给的哥实用常识,通过节目的教育和提醒,广州的哥也成了警方打击罪恶的 “好帮手”。

    2007年10月一个凌晨,司机老黄在三元里大道和岗贝路交界处接到一单生意,乘车的是三个男子,要求去棠安路一家酒店,当时三个人拿着四个装得鼓鼓囊囊的编织袋。“这里到酒店只有一公里左右,这么短的路还要打车,还拿着四大包东西,实在可疑。”老黄看在眼里,不慌不忙把车开往目的地。在搬东西下车的时候,一个编织袋里面的东西掉了出来,老黄看到掉出来的是精美的玉器和古玩,神色慌张的三人急忙把东西往袋子里塞。

    离开酒店后,老黄马上报警。接警后警方马上出动,在酒店把三名男子抓获,三人供认当晚在荔湾区某玉器店撬门偷窃的事实,所偷的古玩玉器价值上百万元。此时距离案发只有两小时,老板还没有发现商铺被盗。这样的真实故事经常在的哥身边上演。《的士实录》的开播,不但见证了广州出租车司机被抢劫案件的不断下降,还开创了警民合作的新模式。

    电波架起空中防护网

    2010年,广州举办亚运会之际,《的士实录》也迎来了它的升级改版。经过几年的重点打击,广州街面犯罪率下降,的哥被侵害的案件也逐年减少。在这样的背景下,《的士实录》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版升级为《便衣实录》。改版后,节目结合警方工作的重点,在原有“的士故事”的基础上,增加了打击公交犯罪的 “反扒精英”和针对高速路犯罪的 “犯罪克星”两个系列,节目选取的案例从单纯面向出租车司机开始面向全体市民,将便衣民警打击现行犯罪的案件改编成情景剧播出,在内容编排上更注重让故事为引导教育服务。节目尾段,郭SIR和主持人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归纳剖析犯罪分子“拉裤脚”、“顶车门”等作案手法,指导市民朋友加强防范、识别犯罪伎俩,保证市民朋友安全出行。

    2012年10月17日,是《实录》节目播出五周年的日子,同时也是它的姐妹篇《便衣在行动》首播的日子。随着《便衣实录》节目的成功,便衣侦查支队继续与广州交通电台进行合作,开办了《便衣在行动》的节目,以提高节目的覆盖率,更大程度地惠及全民。

    《便衣实录》《便衣在行动》播出后广受市民好评,《便衣在行动》甚至得到上海等外地警察同行的关注,上海同行更是给出“你们走在全国最前列,向广州公安学习”的高度评价。

    从2007年10月17日 《的士实录》开播五年多来,节目收听率稳居广东省所有电台节目的前三甲,形成了“三万的哥三万警”的治安新防线。出租车司机信息员向广州警方举报各类有价值治安信息4300多条,协助警方破获各类案件810多起。如今,收听节目已经成为广州出租车司机的一个习惯。节目成为广州公安对外宣传的一个品牌,也成为羊城人民了解广州公安警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

    为了能及时了解听众的需求,2011年郭健武开通了 “便衣郭SIR”的微博,多渠道与听众、司机进行互动交流。5年的时间,郭健武从当初一个面对麦克风会紧张的警察,成为广州市家喻户晓的“明星主持”,节目编辑部从郭健武一人到今天的八个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节目也从《的士实录》发展为《便衣实录》,并发展出另一个节目《便衣在行动》。打开收音机,总有一缕温暖的电波陪伴着羊城人民,电波背后,有一群人,怀揣同一个梦想,以笔为剑,守护着羊城平安。(记者 李 喆通讯员 蓝嘉华 张毅涛)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