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山火、救人质、搜捕特大杀人嫌疑犯……任支队长5年来,他先后带领官兵出色完成急难险重任务15次,圆满完成联合国气候大会、达沃斯论坛等重大活动安保40余次。
28年军旅生涯中,他始终把能打仗、打胜仗当成使命,谋打赢、练打赢、善打赢,被驻地群众誉为“渤海雄鹰”。
他就是武警天津总队六支队支队长金永革。
打胜仗是唯一合格答卷
特大杀人案嫌疑犯王强逃进燕山深处,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上级命六支队出兵搜捕!
2010年9月1日,正在组织部队演练的金永革接到紧急命令。
“这项任务,急难险重。”开进途中,金永革盯着地图,分析任务形势,“燕山地势复杂、丛林茂密;嫌疑犯生性凶残,熟悉地形……”
几番讨论后,他定下宏观战术:打草惊蛇、分片拉网、人犬结合、震慑袭扰。难点各个击破,不同地形分别采取一线平推、多路交叉、向心合围、投石问路、敲山震虎等战法。
搜捕展开,部队急行150余公里,翻越39个高地、探过67个涵洞、攀爬9处悬崖……嫌疑犯狡兔三窟,搜捕队伍联合搜索3昼夜无果。
此时,金永革抓住搜索过程中发现的线索进行综合分析,将目标锁定在“603.6高地”——“这里有人家、有菜地、有庄稼、有水源、有出山公路。不妨换个思维,集结主力部队,向这里封堵合围!”
两小时后,捷报传来:“嫌犯被擒!我方无人受伤。”
只有善谋全局,才能掌控战机。天津某大学两名女生在宿舍遭歹徒劫持,金永革在视线阻隔、无法狙击的情况下,确定破门突入方案,并组织特战队员争分夺秒精确推演战法,仅用5秒就制服歹徒,解救了人质。
“作为一线指挥员,执行多样化任务,打胜仗是唯一合格答卷!”金永革说。
叫响看我的跟我上
3月9日13时,天津蓟县盘山风景区发生山林大火,金永革带领500名官兵赶赴现场扑救。
扑火现场,他冲在最前勘察地形、火情,与护林人员一起研究策略。针对部队山林扑火经验缺乏的实际,按“官兵结合、新老结合、警地结合”原则将每10名官兵编为一个小组,并与当地林业局专业防火队员联合指挥,既防止无效劳动,又确保了官兵安全。
官兵先后转战3个火场,上山下山40余公里,有20多处小于60度的弯。支队累计动用兵力1800人次、车辆60台次,机动近300公里,扑灭火线10余公里、火点50余处,官兵无一伤亡。而金永革迷彩服、胶鞋全被烧坏,两臂、面部烫伤10多处。
“身为一线指挥员,面前是使命,身后是官兵。”金永革说,“越是危险,越要靠前。”
2008年8月18日,天津小淀镇盛霖化工厂失火,厂区内到处堆放着易燃漆料桶,随时可能发生爆炸。金永革在最接近火源、漆料桶堆得最高的地方,与官兵们一道把300多个高3米多、重1吨的漆料桶扳倒,滚推着转移开,腾出足够的隔火带。经过14小时连续奋战,终于扑灭了大火。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把战斗力扎扎实实地搞上去,才能做到先胜而后战。”金永革说,“任务拓展,抓战斗力不断面临新课题,仗怎么打,兵就得怎么练。”
一次,与兄弟单位对抗演练,支队特战队员被障眼法误导,中了调虎离山计。知耻而后勇。他聘请反恐专家担任支队客座教员,并带领官兵连续9次参加天津市“滨海”系列演习,100多次与兄弟单位开展联演、联训。
金永革带头练兵打仗,以下苦功著称。2011年7月,他带队参加北京及周边地区总队特勤中队检验性考核,10公里长途奔袭中,在山区遭遇暴雨,他膝盖积水,旧伤复发。官兵们想把他肩头30公斤重的背囊“抢”下来,但始终不能如愿。
在金永革带领下,支队大练兵成果丰硕,先后3次被武警部队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在遂行多样化任务中先后涌现一等功臣2人、二等功臣14人,全军优秀参谋、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等4人,9名官兵获得武警部队特业分队骨干竞赛“勇士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