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内蒙古

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集中送达破解送达难

2013-03-28 09:57:4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法院报 

  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集中送达破解送达难

  平均送达周期2.6天

  王军拿着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法院“新出炉”的调解书连连感叹:“这个工头我找了一年多都没有找到,可法院不仅找的迅速,而且调的更迅速,真是想不到!”

  王军是临河区的一位农民工,前几年在包工头李某的工地上打工,一直被拖欠工资。后来李某为躲避债务,不仅变更了居所,还更换了手机号码。王军多次寻找都没有消息,本以为自己的“血汗钱”打水漂了,没想到,诉讼到法院后,刚立案不长时间,法院就找到了这个包工头,而且就在送达现场为双方进行了调解。

  原来,临河法院于2012年5月7日开始,试行集中送达制度,针对因送达不能导致诉讼迟延、效率低下的情况,安排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送达事务,并在集中送达时充分运用“诉调对接”机制,邀请当事人住所地的人民调解员协助查找下落不明的当事人、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和财产。而且,人民调解员可以在送达现场进行调解,充分发挥他们熟悉乡俗民情、容易沟通的优势,尽可能地做说服、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缓解当事人的对抗情绪,促使当事人积极应诉、依法维权。

  王军的案子就是在集中送达现场妥善解决的。听立案庭的法官介绍,当时,法院在送达时,因为没有李某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因此无法送达开庭传票,后来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该院的一位人民调解员正是李某孩子就读学校的老师。于是,在这名调解员的协助下,很快就联系上了被告,从而及时、妥善地解决了这起案件。

  据了解,集中送达实行以来,临河区法院共受理了2948件民商事案件,由送达小组集中送达1240件,占总共受理民商事案件总量的43.43%。通过这一措施,诉讼文书的送达周期明显缩短,90%以上案件在3个工作日内送达完毕,平均送达周期2.6天。尤其是通过人民调解员的协助,及时将20余起供热、物业纠纷,5起离婚纠纷以及8件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案件圆满予以解决。(王 震)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内蒙古兴安盟原副盟长受贿玩忽职守获无期
·内蒙古呼和浩特南地警方连破两起毒品案
·内蒙古乌海组织百名民警赴南京学习
·内蒙古呼和浩特:安全教育走进校园
·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开展帮扶义诊活动
·内蒙古93名消防官兵奔赴陕西扑火

·内蒙古93名消防官兵奔赴陕西扑火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开展警示教育活动
·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检察院严打假化肥犯罪规范农资市场
·内蒙古部署全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内蒙古检察院加强与代表委员联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