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青海

青海西宁市法院3大方面立司法公信

2013-03-28 09:47:4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西宁晚报 

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有序开展,采取重点约访、领导接访、带案下访、巡回接访、领导包案等多种形式加大化解力度。在立案、审判环节设立民事案件速裁组,将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民商事案件从疑难、复杂案件中分离出来。

推行“午间法庭”等多种服务方式、提高执行到位率、确保全市法院无一起案件因救助不力而使当事人打不起官司的现象发生、努力实现案件质量“零差错”……3月25日,记者从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我市法院系统全面开展“躬下身子、立起公信”为主题的司法实践活动,从三大方面13条举措全面推进为人民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如何“躬下身子,立起公信”?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乔健介绍,全市法院将重点围绕三项工作抓好落实。一是要在强化司法为民中立起公信。二是要在确保司法公正中立起公信。三是要在保持司法廉洁中立起公信。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全市法院以巩固“治庸治懒治散”专项教育活动成果为契机,结合开展“务实为民清廉”为主要内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对全体干警的群众观点、群众观念、群众路线教育,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更高质量的服务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为人民司法的意识,积极完善为人民司法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为人民司法的工作能力,切实解决为人民司法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全市法院司法公信力。

3月20日上午,全市法院“躬下身子、立起公信”为主题的司法实践活动全面启动,活动会给百姓带来哪些实惠和好处?

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乔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进一步落实省、市委和上级法院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司法作风,提高司法服务水平,提升全市法院司法公信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在全市法院开展“躬下身子、立起公信”司法实践活动,从三个方面13条内容改作风,树司法公信:一是在强化司法为民中立起公信,二是在确保司法公正中立起公信,三是在保持司法廉洁中立起公信,真正让司法公平正义深入人心!

完善诉讼服务 让当事人诉讼更加便利

汪女士最近很烦恼,一边要上班,一边要应对离婚官司。不想让同事知情,又不能经常请假,怎么办?——现在好了,“午间法庭”也许能解决像汪女士这样无时间应对诉讼的尴尬。

进一步抓好诉讼服务中心和立案信访窗口建设,推进便民诉讼,完善各项服务措施,畅通立案渠道,简化立案环节,限时立案、优先立案,全力打造为民司法的绿色诉讼通道。推行上门立案、预约立案等多种立案方式,推行“午间法庭”等多种服务方式。实行法官导诉制度。利用诉讼服务中心,实现咨询、立案、缴费、调解、申请救助等功能的“一站式”诉讼服务,减少当事人的诉累。

加强涉诉信访 让当事人合理诉求得到解决

案件判决生效,可当事人仍然不服一再找到法院,如何做到让当事人服判息诉,案结事了?——畅通权利救济渠道,解决群众合法诉求和实际困难,努力化解涉诉信访难题。

推进涉诉信访工作有序开展,采取重点约访、领导接访、带案下访、巡回接访、领导包案等多种形式加大化解力度。强化源头治理,推进诉访分离。强化判后答疑工作,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加强对涉诉信访案件的审查。畅通权利救济渠道。完善院长接访制度。完善涉诉信访案件终结机制,努力从根本上减少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有效解决无理缠访、闹访等问题。

加大执行力度 让司法权威得到维护

法律裁判文书生效,当事人的权益就能得到实现么,法律“白条”难题如何破解?——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加大反规避执行力度,破解执行难题。

不断创新执行工作机制,规范执行工作程序,坚持依法执行,推行执行公开,多措并举,努力提高执结率。充分发挥执行威慑机制的作用,穷尽执行手段,加大执行力度,努力提高执行到位率,确保裁判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的兑现。建立、启用执行信息查控网,合力破解执行难题。

加大司法救助 让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

张某从互助到西宁打工,从脚手架上摔下来造成腿部残疾,欠下一大笔债务,可工地老板不闻不问,张某来到法院,一切费用全免,法院帮他讨回了公道。——确保全市法院无一起案件因救助不力而使当事人打不起官司的现象发生。

认真落实对困难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措施,完善司法救助制度,扩大司法救助范围,规范诉讼救济和执行救济机制,拓宽司法救助渠道,最大限度救助困难弱势群体,对符合司法救助的当事人,及时办理缓、减、免缴诉讼费用手续,让有合理诉求又无经济能力的困难群众能打得起官司。

强化案件速裁 让当事人快速解决纠纷

他人欠下梁先生房租数月,一直以为很麻烦的官司,经速裁法庭调解,当天拿到了房租。——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简化诉讼程序,降低诉讼成本,快收、快审、快结,将涉诉群众及时从纠纷中解脱出来。

在立案、审判环节设立民事案件速裁组,将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民商事案件从疑难、复杂案件中分离出来。

加大巡回审判 让当事人参加诉讼更便捷

法庭开到家门口,新鲜!3月20日,城北区法院对一起邻里纠纷案件在案发当地晋家湾村进行现场开庭审理。旁听的村民直接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课。——将法律宣传充分融入到巡回审判工作中,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进一步加大巡回审判力度,完善巡回审判方式,建立定期巡回审判机制。深入社区、农村开展巡回审判,就地就近化解矛盾纠纷,减轻当事人在诉讼时间、精力、费用方面的负担,尽可能方便人民群众诉讼。

开展“法官六进” 让群众受到直接的法律服务

3月20日,城中区、城东区、城西区、湟中县、大通县、湟源县人民法院分别开展了法官进军营、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公众开放日等活动,掀起了司法实践活动热潮。——与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进一步了解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深化对社情民意的理解和把握,增进群众感情。

坚持能动司法,延伸审判职能,主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要进一步加强前瞻性、可预见性的调查研究,强化司法建议,深化能动司法举措。完善便民诉讼联系网络,组织法官“六进”,开展法制宣传,提供法律服务,解答法律咨询,就地调解纠纷。

加强司法调解 让当事人和谐解决纠纷

本来就不是啥大矛盾,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双方治气闹到了法庭,这邻里邻居的,远亲不如近邻么。听到法官暖人心的话,老李和老张都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来。老张不再“不蒸馒头蒸口气了”,双方握手言和。——准确把握诉讼调解与依法判决的基础和条件,在实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有效途径上取得新的突破。

积极推动“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搭建多元化诉调对接平台。推进诉讼与非诉讼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实现对纠纷的法律调控和非法律调控、诉讼解决与非诉讼解决的联动与调控。将调解结案作为定纷止争、化解矛盾的首选方式。

严格依法办案 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院的判决让我心服口服,这桩困扰我多年烦心事,有了一个公平公正的说法,对方也接受了法院的判决。”手里拿着工钱,农民工老朱喜滋滋地说。

始终坚持依法审判底线,在提高审判质量上下更大工夫。强化法院内部案件监督,确保办案质量,努力实现案件质量“零差错”,使每一起案件的审判都取得最佳的办案效果,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完善司法公开 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

推动法院向社会公开一切依法应当公开、能够公开、可以公开的内容,让更多的群众接近司法、参与司法、了解司法,通过改进舆情应对工作,切实增强司法工作的透明度,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

按照最高法院《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和《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做到立案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听证公开、文书公开和审务公开,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丰富司法公开的手段和形式,拓宽民意沟通交流渠道,完善网络民意沟通机制。

提升司法能力 让法官成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公平正义事关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人民法官便是这道防线的守护者。

突出“学习型”法院建设,努力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认真落实好市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十五项”规定和市中院制定的十二条措施,坚决治理“庸、懒、散”,提倡“学、思、行”,努力做到工作纪律明显增强、工作态度明显转变、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质量明显提升。

加强审判管理 让审判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树立精细化工作理念的要求,强化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意识,把加强审判精细化管理作为工作重点,着力实现审判管理“零缝隙”。加强审判运行态势的分析研判,以有效的审判管理确保司法公正。

按照“精、准、细、严”管理要求,加快案件信息平台建设,深化案件信息管理,严格案件流程管控,合理配置审判资源,狠抓案件质效评估和均衡结案。完善案件评查机制,有效应用和转化评查结果。完善上下级法院发回重审、指令再审案件信息沟通机制。

保持司法廉洁 让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

坚持不懈地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构筑“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不敢为”的惩治机制、“不必为”的保障机制。

不断完善人民法院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为契机,进一步落实“四个一律”要求和“五个严禁”规定,坚持不懈地抓好案件查办工作,坚决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严厉打击违法违纪行为。不断完善监督制度和措施。

(作者:文玲 王文东)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