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强有力的执行,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愿景也只能成为水中花,镜中月。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江海之滨的启东法院紧紧围绕“为人民司法,为大局服务”的工作主题,执行干警在院党组的领导下立足于执行岗位,以质朴实在的个人情怀,踏实吃苦的工作作风,为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快速反应
开辟绿色通道
日前,执行案件申请人申某接过执行款,紧紧握住启东法院执行法官黄勇的手连声道谢,“实在没想到你们让我能这么顺利、这么迅速的拿到赔偿款,执行110真是名不虚传。”
申某申请执行其与申郁彬提供劳务者受害纠纷一案,因被执行人音讯全无,案件一时间陷入僵局。大年初一,申某得知被执行人李某正在家过春节,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打了启东法院“执行110”指挥中心电话,在院值班的执行局副局长黄勇接到电话后,迅速带人赶赴被执行人的家中,整个过程不超过15分钟。在李某家,执行人员对其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并动员其家人一起帮忙,很快令其悔过,当天即付清了所有的案款。
2013年春节期间,执行110共出警19次,仅除夕夜就出警两次,大年初一出警三次。执行110面向社会公布号码,全天候安排值班人员,要求接警后五分钟内必须出警,对于执行对象在城区范围内的,20分钟内到达执行现场;在乡镇的,45分钟内到达现场依法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被执行人或其财产,有效增强了执行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成为了“老赖们”强有力的克星。
春风化雨
突破执行瓶颈
在执行案件过程中,除依法执行外,启东法院的干警突出以人为本,化冷峻为温情,从情、理、法方面做好当事人的和解工作,践行和谐执行理念,化解执行难题。
说起执行难点,几乎所有的执行干警都认为难就难在被执行人难找,可执行财产难寻。当被执行人银行账户无存款,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对执行对象司法拘留后仍不能履行。依正常情况,此类案件几乎件件是死案。但在启东法院执行干警的手中,常常可以起死回生。在戈卫与桂平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一案中,桂平致残丧失了劳动能力,法院判决戈卫赔偿桂平9万多元。执行过程中,该院穷尽执行措施仍然无法查到可供执行财产。为此,执行人员屡次找村委会、被执行人的家属多方协调,最终,被执行人的亲友认捐6.7万元,司法救助1万元。桂平知悉法院确已尽力执行且被执行人家庭实际困难而自动放弃剩余款项,此案得以顺利执结。翻开该院的执行卷宗,可以发现很多已执结案件都有类似的曲折故事。
执行威慑
树立司法权威
去年12月13日晚,启东法院16名执行干警前往惠萍镇毛某家夜间执行。毛某态度恶劣,坚称无钱给付,拒不履行法定义务,可细心的执行人员却当场发现人民币1450元,遂对其采取了拘留措施,使毛某切实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第二日,经过执行员耐心地说服,他真心悔过,表示今后愿意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并作了保证。其妻也向法院交纳了执行余款6764.12元。
这是启东法院2012年“冬季执行大会战”中的一个典型案例,类似的案子还有很多,在为期1个半月的“执行大会战”中,共曝光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19人,拘留3人,执行到位3000余万元。不少被执行人基于法院的执行威慑力,主动来到法院履行义务。
围绕破解“执行难”和“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两大难题,自从2005年起,该院就开展“执行大会战”活动,重点执行一批申请执行人为困难群体的案件,因未能执行引发的重复信访案件,以及其他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未执行案件。通过执行大会战,利用执行曝光、限制消费等手段,对诚信缺失企业和人员的经营活动、社会活动进行限制;对有财产而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通过突击搜查、司法拘留等方式,强制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有力地树立了司法权威。
在滨江临海的美丽启东,启东法院这支为该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生力军,正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执著,兢兢业业、默默耕耘。在奋进中上台阶,在创新中求发展,用“辟我草介,启吾东疆”的精神恪守着法律人应尽的责任,用金色的国徽铸就着明天的辉煌。
通讯员 魏清见 记者 陈 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