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曲海滨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人民法院如何抓住机遇,在司法公信建设方面取得新成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转变司法作风,靠形象赢公信
作风就是素养,作风连着形象,作风就是生命。一个单位的作风,是单位全体同志工作态度、行为方式、道德状况和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作风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的发展,影响到一个单位的工作质量,影响到一个单位的荣辱与兴衰,关乎人民法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切实转变我们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习作风、生活作风、纪律作风。领导班子成员,要着力查找在科学决策、率先垂范、敢抓敢管、求真务实方面存在的差距;审判业务部门,着力查找在司法能力、审判质效、司法为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综合管理部门,着力查找在热情服务、公道正派、规范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努力塑造心齐风正气顺、积极和谐向上的法院新面貌。
切实转变审判作风,在规范司法方面取得新突破。规范严谨的审判作风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证,也是法官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一要规范司法形象。从规范的用语、规范的着装、规范的礼仪,彰显司法的权威和文明。二要规范司法活动。从立案、送达、庭审、合议,到宣判、执行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规范操作。从接待好每一位当事人、开好每一个庭、调解好每一起纠纷、制作好每一份法律文书、执行好每一件案件做起。自觉地把一切司法活动都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做到高效司法、规范司法。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改进调查研究作风。多深入基层一线,听取基层群众、一线干警意见建议,发现解决突出问题;二是在实现司法为民、便民、利民上下功夫。认真落实司法为民措施,开展巡回办案,方便群众诉讼;三是坚持判前释法、判后答疑,重点改进裁判文书晦涩难懂、说理不清的问题,确保普通群众读得懂;四是全力推行阳光审判,实行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同步显示法庭记录,公开展示证据,公开展示适用法律条文。
切实转变纪律作风,在严格管理方面取得新突破。纪律作风是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要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案件。教育干警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廉洁司法,公正办案,严守审判纪律、执行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努力做一名让党和人民信赖的优秀法官。
二、提升审判质效,靠公正树公信
法官的成就就是公正、高效地裁判好每一起案件,在实现个案正义的过程中实现社会正义。公正是公信的基石,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必须以公正树形象立公信。审判质效指标是审判工作的“晴雨表”和“温度计”,是当前评价审判工作最科学的方法。要抓住公平正义这个核心,就必须强化审判管理,向管理要质效。
研究审判规律,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审判管理是法院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必须科学谋划,使之符合审判规律和司法活动发展规律,并符合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审判管理活动要在尊重审判规律的前提下,正视现实司法环境并积极回应现实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改革措施,从而推动审判管理走上科学发展的路径。加强审判管理只是一种手段和方式,保障审判工作高效运行才是审判管理的最终目的。在建立审判管理各项制度以及采取各项措施时,都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设置一些不必要的琐碎程序和管理方法,给法官增加负担。而要从审判实际出发,本着服务和保障的初衷,既在规范审判工作上下功夫,更在促进审判工作上下功夫;既通过考评传递压力,更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法官的审判工作积极性,将审判管理与审判活动的进行和审判职能的实现有机结合,促使整个审判流程良性运行。
创新审判管理方式,让管理工作为公正引路。一是要变被动协调为主动服务。要超前谋划,主动服务,要在主动服务中赢得支持;二是要变事后纠错为事前预警。要把审判管理工作与一线审判工作融为一体,将监督纠错职能向前延伸,变“事后诸葛亮”式管理向事前提醒、预测,事中督促、帮助式管理转变;三是要时刻掌握最新审判管理工作动态。注重学习借鉴兄弟法院的先进经验,不断开阔视野创新方法,走出去请进来为我所用,逐步打造“精”、“细”、“特”的管理模式,实现无瑕疵案件的管理目标。
妥善运用管理成果,保障审判工作公正高效。要把管理工作的成果及时上传下达,使之服务于审判实践。一是要完善运行态势分析机制。确定优势指标、薄弱指标,区别情况提出措施和调控建议;二是完善案件审限监控机制。对案件的整个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实施动态管理和监督;三是完善案件审限预警机制。前移管理节点,严格审批审限延期;四是完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专项整改。
三、增强队伍素质,靠内功保公信
公正是核心,队伍是根本。在一切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没有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法官队伍,其他一切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大兴学习之风,提升队伍素质。为什么我们的工作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本领和能力的欠缺。这就要求我们更应该以领导干部为师、以广大干警为师、以人民群众为师,俯下身去学,静下心去学,一定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专家法官。
大兴廉政之风,练好拒腐筋骨。在廉政问题上,我们将始终坚持“出自于爱、立足于教、着力以帮、严格以管,对违法违纪零容忍”的指导思想。工作中,扎实开展好廉洁司法教育活动,一要时刻加强廉政教育。真诚关爱干警,做到“勤观察、多提醒、早告诫、敢批评”,运用典型案例,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查找产生问题的根源,教育干警要常怀敬畏之心,时刻敬畏党纪国法、时刻敬畏人民群众、时刻敬畏社会舆论;二要时刻强化廉政责任。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发挥好自身的教育作用、监督作用、惩戒作用和保护作用,要防患于未然,宁听抱怨声,绝不听哭声;三要时刻落实廉政机制。没有发生严重问题,不等于说不存在问题。纪检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落实各项党风廉政建设机制,在机制和制度的层面上发挥遏制作用,杜绝各类违反廉洁自律的行为发生。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人民法院只有不断规范司法行为,增强司法能力,提升审判质效,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和全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作者系河南省鹤壁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上海二中院:司法公信上阶梯
·[视频]梁明远要求 切实抓好司法公信建设
·各地法院:切实改进工作 提升司法公信
·张坚:加强司法公信建设,坚持公正、高效、文明司法
·司法廉洁是司法公信的基石
·加强司法公信建设 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加强司法公信建设 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江苏:坚守法律底线 提升司法公信敢于担当
·创新司法机制 促进司法公信
·山东青岛李沧区法院司法公信建设纪实
·王菲代表:强化司法公开 提升司法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