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彭世理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六个“司法”关键词,即:“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公正司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完善司法公开制度”、“加强司法公信建设”、“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人民法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应将这六个“司法”关键词作为聚焦点、着力点和落脚点,以此统领人民法院工作全局。
把握法院工作的政治性,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听党的话跟党走。要牢固树立党的领导观念,以高度的党性观念和与党委保持高度一致的坚定政治立场,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司法公正。积极接受和主动争取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坚持重大事项、重要工作向党委报告,重要活动请党委参加,在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改善司法环境,加强司法保障,维护司法权威。要围绕党的大局谋划工作,决不能机械办案,就案办案,要在办案中认识大局、把握大局、服务大局。要加强法院党组织建设,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审判,高度重视人民法院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四个看齐”:班子成员向一把手看齐,中层骨干向班子成员看齐,干警向中层骨干看齐,一般干警向党员干警看齐。
把握法院工作的人民性,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为民司法暖民心。要认真落实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增进群众感情,大力改进司法作风,努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要持续开展“法官下基层”等司法亲民活动,到厂矿、乡村、社区、学校走访,进百姓家,了解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情况,推进新农村建设,支持辖区企业做大做强。要不断完善司法民主机制,真心实意地向群众请教,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虚心向他们学习,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本领。我们每办理一个案件,都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必须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必须考虑当时当地的社会情况和社会反映;我们每办理一个案件,如果缺乏对案件涉及社会情况和涉及人员的了解,就不可能全面收集、判别、认定事实和证据。只有对群众生活、群众情绪、群众要求有了切实的体察和感受,才能达到人民满意的目的。要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决不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否则将失去人民的理解与支持。要高度重视社会舆论,及时掌控各种涉诉信息,特别要做好网络涉诉舆论引导工作,对可能形成热点、引起炒作的问题及早采取对策,努力取得最好的社会效果。
把握法院工作的法律性,始终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公正司法办铁案。要正确理解法律,只有了解了立法原意,把握了法律精神,搞清楚法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才能真正发挥法律调节经济社会关系的功能作用。但是,人民法院运用法律调节经济社会关系,不能简单地就法论法,必须站在社会的大背景下,真正理解法律精神原意,以自己丰富的社会知识和良好的法律素养,公正运用自由裁量权作出正确的裁判。只有崇尚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法院工作才有广阔的舞台;只有坚守法律底线、恪守法律原则,法院工作才有旺盛的生命力。严格坚守法律底线,是法院干警应该遵守的起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法院干警模范遵守法律既是对自己选择的职业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因此,要树立法官的角色意识,克服特权思想,从自己做起,依法严格开展本职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不违法、不乱纪,教育自己的亲属不违法,敢于制止社会上出现的违法行为,努力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以赢得人民群众对人民法官的信任和支持,赢得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尊重与信仰。(作者系湖南省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四川法院专项活动整合资源逐步解决执行难
·刘群英:支持法院工作 推动科学发展
·江苏南京秦淮法院司法为民纪实
·山东德州市两级法院推出多种便民举措
·上海表彰全国优秀法院优秀法官和办案标兵
·法院系统要闻速览(2013.3.26)
·法院系统要闻速览(2013.3.26)
·福建宁化法院:缓刑禁止令推进少年审判工作
·江苏苏州吴江法院司法保障民生
·北京法院召开队建会提出:扎实推进“五项建设”
·江苏镇江开发区法院执结兑现70万民工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