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结合治安实际,积极探索社区防控新思路,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并把开展社区(农村)警务战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新形势下,社区治安防控工作仍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
当前,各地公安机关都在深入推进信息化条件下的社区警务工作,如何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提高社区治安防控水平?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借助社区警务的开展来提升社区治安防控水平。
社区治安防范存在很多问题
群众参与热情不高,基层治保组织作用弱化,社区治安管理存在盲区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针对当前治安形势,积极探索社区防控新思路,扎实落实社区(农村)警务战略,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新形势下,社区治安防控工作仍存在一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群众参与热情不高。近年来,虽然很多地方以社区、小区、工厂为单位,成立了巡逻队、护村队、护厂队,但不可回避的是,时间一久,很多人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回报问题,即便有一些热心治安的离退休人员自愿参与防范工作,也会受到其子女的干预。还有的认为治安防范是公安部门的事,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二是基层治保组织作用弱化。过去开展群众性的治安防范工作都是由村治保会等基层组织牵头,组织的形式多、活动也多。而今,一些村(居)委会治保组织形同虚设,虽然墙上挂着人员名单和职责等规定,但很少开展实质性的巡逻防控工作。治保会在群众中的影响和威信在逐步降低,基层治保组织名存实亡,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是群众自我防范能力较差。许多群众的防范意识淡薄,机动车、电瓶车乱停、乱放,住宅使用防盗性能落后的门窗,将大量现金存放家中,有的村民下地干活时不将门窗关严;邻里之间互不照应,互不往来。农村空巢家庭、留守家庭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侵害的对象。不少群众在遇到犯罪分子实施盗窃、抢劫时,怕打击报复,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不敢挺身而出,也不向公安机关报警,无形中助长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四是社区治安管理存在盲区。当前,出租屋、建筑工地、闲置废旧建筑等场所成为公安机关在治安管理上的盲区,而在现实生活中,出租屋、闲置废旧建筑、建筑工地往往容易成为滋生违法犯罪的土壤。
五是民警群众工作能力不强。近年来,各地从警校、部队及应往届大学生中招录了一批新警充实到基层公安机关,虽然他们的文化素质较高,但缺乏群众工作经验,不愿深入群众做基础工作,不懂得如何去发动和依靠群众,存在“遇到困难矛盾能绕就绕”的思想。
加强治安防控应多管齐下
强化教育引导,激发各方参与热情;创新防控思路,巩固群防群治建设
一是强化教育引导,激发各方参与热情。作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职能部门,理所当然要承担起确保一方平安的重任。社区民警要端正思想认识,扑下身子,不摆架子,主动融入群众之中,牢固树立“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观念,增进警民互动,增强服务意识,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治安防范工作。
二是创新防控思路,巩固群防群治建设。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巩固基层治保组织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防范活动。一是开展区域自防,在村民集中区和厂矿区,建立护村队、护厂队,做好村际和厂区内的治安防范;二是发挥离退休人员的作用,建立义务巡逻队,开展日间治安巡逻;三是聘用下岗职工参与社区联防,针对义务联防难以开展的情况,组建社区治安联防组织,有偿聘请人员参加治安巡防活动;四是大力发展保安服务事业,将保安工作渗透到各个需要看管的居民住宅区和公共场所行业、企事业单位内部。
三要加强宣传发动,提高自防互防意识。社区民警结合入户走访工作,进村入户向群众宣传防范知识,同时注重宣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要根据案件发生的季节性、区域性,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宣传。积极开展以案说法等活动,依托警务室的宣传栏开展宣传。
四要拓宽管控渠道,充分履行监管职责。在加强对网吧、废旧品回收站、旅馆、歌厅、机动车修理店、加油站等场所管理的基础上,延伸对出租屋、闲置废旧建筑、建筑工地等场所的管理,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监管职责,通过加强管理,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减少案件和事故的发生,对检查发现不属于公安机关管理权限的问题,直接将问题通报给其主管部门。
五是发挥科技优势,提高打击犯罪精度。各地要抢抓科技强警示范县的建设机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加大技防设施的投入,不断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实现视频监控的全覆盖。(孙春旺 项远平)
·江西芦溪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网
·上海加强岁末年初治安防控力度
·广西崇左边防加强治安防控建设
·广西都安“一村一警” 筑牢农村治安防控基础
·城乡一体化治安防控效果好
·上海加强岁末年初治安防控
·上海加强岁末年初治安防控
·上海加大治安防控力度 严打农村盗狗行为
·长春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广东茂南模式:立体化治安防控实现以民促安
·陕西石泉:三级“巡防联控”布建治安防控网
·广东茂南:立体化治安防控实现以民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