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临安:1113个平安网格搞定邻里纠纷

2013-03-26 08:28: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浙江临安创建1113个平安网格

纠纷调处安全防范为民服务全在“格子里”搞定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咱们也别为了这点小事伤了和气。”3月25日上午,在浙江省临安市清凉峰镇新都村村委办公室,镇综治办副主任傅冰语重心长地劝说村民王亮,“是不是先把这损失费用给赔了?”

王亮是清凉镇第二网格的村民,不久前,他家的老围墙突然倒塌,正好砸到了邻居王新家的一扇门及部分墙体,村干部当天就到现场调解,但因两家积怨已久,调解未果,王新得知乡镇联村干部下村办公,一大早便在村委等着,希望能调解赔偿。

网格长章荣建插话说,“现场都勘察过了,损失也不是捏造出来的,该赔的还是要赔,不管你们过去有什么过节,希望从现在开始要和睦相处。”上午十点,这起邻里纠纷最终成功调解,王亮同意赔偿王新墙体粉刷等各项费用共3000元整,双方握手言和。

这是临安市今年推进“平安网格”创建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网格化管理具备积小平安为大平安的属性,信息收集、矛盾纠纷调处、安全防范、为民服务在网格里全都能搞定。”傅冰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说,全镇17个村共划分为47个网格,由党员担任网格长与信息员,推出了“55118”一线工作法,要求联村干部每周一下村,做到困难户、残疾人、危房户、信访户、孤寡老人五必访;突发事件、各类灾情、重要活动、工作会议、纠纷调处五必到;每周一驻村指导员由班子成员带队到村办公场所,会同村两委干部集中办公;全镇17个行政村及镇政府开通18条“民情热线电话”,让村民享受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镇”的服务。

据了解,临安市18个乡镇街道、298个村、11个社区所属的1113个网格全部参与到“平安网格”创建活动中,并组建了“一警三员五队一律师一支部”,一警指一个网格格警,三员指网格管理员、镇街干部、村社区干部,五队指综治调解队、文体服务队、老年服务队、妇女维权队、清洁乡村队,一律师指一名社区律师,一支部指一个党支部。

“你们楼里最近有什么情况?有没有困难需要解决……”锦城街道武肃里社区的居民小组长和楼道长们经常要被问及这样的问题,武肃里社区共有居民4675户,常住人口10596人,社区内新老小区交错分布,光凭七八个社区干部,管理上难免顾此失彼。

自推行“平安网格”创建以来,网格长们每周都会走访5户家庭,了解各家诉求,每个网格每周还会召开例会,把网格内的最新情况和居民需求做一次通报。

家住安阁弄小区的吴慧珠是一位74岁的空巢老人,患有严重的关节炎。由于住在6楼,行动不便,一日三餐全靠女儿给她送,一旦女儿忙得顾不上了,就要断粮挨饿。信息员把这一情况通报网格长后,社区出面与老人女儿协商,最后老人被送到敬老院养老。

“网格化管理使社区对民情的洞察和服务变得更精细化了,贴心的服务就是一种最好的管理。”社区党委书记陈莉告诉记者,社区的治安状况明显改善,以前,武肃里社区有数个传销窝点,如今,传销大幅减少,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同比分别下降六成。

临安市政法委副书记程炳贵介绍说,推进“平安临安”建设要以“平安网格”为载体,群众工作、社会管理、民生工程、基层组织建设等一起下沉到网格,除了能及时开展为民服务、有效防范处置网格内的治安事件,还能第一时间调处百姓的矛盾纠纷,实现民事纠纷调解率、“平安家庭”创建面均达100%,调处成功率和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均达93%以上。

(记者/陈东升 见习记者/王春 通讯员/杜方云)

[责任编辑:李家亮]
相关报道

·浙江临安:“85后”民警巡逻护秋收 农户笑逐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