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播报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 确保生命安全

2013-03-25 15:00:3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长安网综合 

第十八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今日启动

    3月25日上午,以“普及安全知识 确保生命安全”为主题的第十八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在北京市宣武师范第一附属小学启动。

    1996年是第一个全国中小学的安全教育日,定为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

    当时的主题叫全社会动员起来,人人关心中小学的安全工作。在随后的几年中,其实每年的安全教育的主题都是有所侧重,比如说在99年它是关注了消防的安全,2000年和2002年主要关注学生的餐饮饮食方面的健康和安全,2005年关注交通的安全。从最近几年来看,应该是更加全面的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安全,连续三年的主题都定在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这方面。

2013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普及安全知识 确保生命安全

    珍爱生命,必须安全第一。广大中小学生要从小学习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通过学习,养成自觉遵守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种安全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安全,不去不安全的地方,不做不安全的事情,遇到紧急情况时能机智勇敢地处置危险,让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使自己平安健康成长。

    关爱生命,必须齐抓共管。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要进一步密切与政府有关部门和家庭、社区的合作,开拓进取,形成多部门配合联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努力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生活、幸福学习、平安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国式过马路困扰孩子,今天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安全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他们的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年人的作为。一项在郑州市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两成多的中小学生曾遭遇过“运动伤害”,八成多学生对上下学路上的交通状况“有意见”,而食品安全问题成了孩子们最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

辽宁省农村学校安全现状调查

学生安全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社会的平安与和谐,在第1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记者以学生安全为视角,采访了乡村众多中小学,实况展现辽宁省的农村学校安全现状。

海口老交警编著交通安全读本 赠给海南3000学校

    25日,海南“全国第18个安全教育日”在湖南师范大学附中海口中学启动。针对目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及死亡率较高的情况,海口市公安局副局长蔡军编著交通安全知识读本,无偿捐赠给海南3000多所小学幼儿园。

合肥中小学幼儿园生命安全教育常规化

    在合肥,生命安全教育在各个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形成常规化、制度化,开展得有声有色。各校都须聘请法制副校长,协助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除了聘请法制副校长,还有很多幼儿园都将防踩踏、防震演练作为每学期的必修课。

    在合肥老城区,道路相对狭窄,车流量大,不少学校都把对学生出行安全教育作为交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树立孩子们的文明交通观念、提高交通避险能力等方面展开宣传教育,普及交通安全常识。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交通志愿者活动,由学校学生们对家长的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效果很明显。

    在合肥,不少学校都实行寄宿制,所以加强中小学生日常饮食卫生的安全教育尤为重要。在滨湖新区合肥师范附小,每个星期,学校会聘请一批学生志愿者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认识饮食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饮食健康的好习惯。

上海将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处理涉校纠纷列入其中

    今年,上海市将启动修改 《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根据实际需求,开展立法调研,调整或新增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等相关内容,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安全成长保障水平。

    市教委、市司法局将于近期联合出台 “人民调解组织参与涉校纠纷调解意见”,要求乡镇街道人民调解组织参与到涉校纠纷处理中来,以减轻学校对校园纠纷处理的压力,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依法处置涉校纠纷、未成年人纠纷。上海将探索建立基层司法、公安、青少年保护和教育等部门共同处置学生伤害事故等涉校纠纷就近、公正、及时化解机制,推进未成年人保护维权机制与维稳工作的协调发展。

    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益的同时,上海还将全面实施《中小学生公共安全行为指南》。各区县教育部门要确保安全教育课时和师资配备,立足安全教育针对性和生活性要求,充分利用小学低、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四册《中小学生公共安全行为指南》,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普及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学生遵守安全规范,养成安全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福建:安全教育做到“4个一”

福建省教育厅18日发出通知,要求扎实做好安全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做到“4个一”:

举办一次启动仪式,3月25日前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一次主题鲜明、具有特色的学校安全教育日(周)活动启动仪式;

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各地各学校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应急疏散演练,要结合本校(园)建筑分布、学生人数、楼梯宽度等实际情况,针对火灾、地震、拥挤踩踏和其他突发事件等不同情况,绘制详细的安全疏散路线图,确保应急疏散演练安全、有序、有效。通过演练使每一名师生都熟记疏散路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安全、快速撤离。

开展一次专门安全教育,各地各学校要组织或邀请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到学校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普及安全知识;要充分利用宣传简报、校园广播、网络、专栏、墙报、黑板报等宣传阵地,通过知识竞赛、观看专题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每天五分钟”安全提醒教育、手机短信、校讯通、知识讲座、分发安全倡议书或致家长一封信、一条短信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一次专门安全宣传教育;要重点加强上下学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火灾、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拥挤踩踏、防意外伤害、防自然灾害等安全知识教育,真正做到安全知识入脑入心,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幼儿园要把老师和家长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中小学校主要在学生遵纪守法和安全行为规范上下功夫,高校还应当从政策法规层面对学生进行宣传引导。

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各地各学校要组织师生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我发现,家庭安全隐患我排查”活动,给学生布置一份安全隐患排查方面的作业,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安全工作与自身息息相关,把安全意识融入到学生思想行动之中,做到安全工作预防在先。各学校要对师生发现的安全隐患排查结果进行认真核查并及时加以整改。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