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年轻法官就是要到一线去锻炼,乐于接受任务,勇挑重担,通过实践锻炼去磨炼自己。”2008年通过公开招录考入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的大新法庭副庭长王富福今天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1984年出生的王富福现在不仅正常审理案件,还是大新镇党委为上前城村聘请的法制专委。他隔三岔五地到村里去走访,了解有可能演变成诉讼的小纠纷,并指导辖区人民调解员、司法联络员及早化解矛盾。
在银川法院系统,像王富福一样能够独当一面,被法院重视培养的年轻法官不在少数。他们逐渐成长为各个法院的骨干,也被党委、政府、上级法院等单位部门选拔任用,成为一些部门的领导干部。这些挑大梁的80后法官,是银川两级法院构建年轻法官培养平台,实施人才兴院战略带来的显著变化。
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刘彦宁说,年轻法官素质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法院的司法公信,关系着司法的发展质量和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今年,银川中院出台《关于年轻法官素质培养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市法院加强对年轻法官的教育培训,通过安排到立案信访窗口、派出法庭等岗位实践锻炼等方式,促使年轻法官在审判执行一线岗位上增长经验,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记者/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