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为治堵“限牌令”后再出“限外令”
方案下月听证,只征询意见和建议不对方案执行进行表决
广州3月20日电 见习记者 章宁旦 通讯员 穗交宣 记者20日从广东省广州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备受关注的广州中小客车“限外”方案即将出台,并将于下月19日举行公开听证会。据悉,广州的“限外” 原则将综合北京和上海的做法,实行“区域加路段”的办法。
记者从广州市交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公告中了解到,广州市的限外措施奉行的是北京的区域限行模式和上海的分路段限行模式,“限外”范围将采取“区域加路段”的办法,即“工作日早晚高峰在中心城区”和“工作日白天指定时段在部分高架路段和部分主干道”,两者限行的时段会根据道路运行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
具体的做法是:工作日早晚高峰限制非本市籍载客汽车在中心城区范围内通行,工作日白天指定时段限制非本市籍载客汽车在中心城区部分高架路段和部分主干道通行。不过,执行任务的军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持道路运输证件的客运车辆(不含租赁小汽车),港澳号牌、使领馆号牌车辆不受上述管理措施限制。
据悉,将于4月19日举行限外地车措施的听证会,目前已经开始接受公众的报名,并将从中选出代表的方法参加听证。该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听证会开完之后,会根据相关意见修改完善限外措施,之后会上报省政府审批。不过,听证会将只征询对“限外令”的意见和建议,不对方案的执行进行表决。也就是说,广州的“限外”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
“对路段的限外时间有可能与区域限行的时间有所重叠,而且路段限行的时间会更长一些”,该负责人称,具体的限行路段和区域范围、限行时间的听证方案将在4月8日前送达听证代表。
该负责人表示,广州在实施限外的同时,也将同步实施加强停车换乘、公交接驳、宣传指引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解决受限车辆的来穗出行问题。相关配套措施内容将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
针对不将是否执行“限外”纳入听证的范围,有专家有不同的意见。广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伟就认为,“限外”是一个长期的交通管制行为,执行后将会涉及到许多公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也因将其纳入听证的范围,就是否应该执行“限外”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广州的周边城市。
“从立法的导向来讲,重大的行政决策应该尽量举行听证,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付洪林表示,但是,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此进行明确的规定,所以,对是否执行限外不举行听证也并不违法。
·广州将设慈善组织社会监督委员会
·广州从化《法官寄语》以情动人
·广州便衣警察7年擒获6万疑犯 挽回经济损失过亿
·广州检察机关去年立案查办贪贿案件527件570人
·广州:公布使用公车情况 申报不实一律先停职
·广州下月起每月公布违规使用公车情况
·广州下月起每月公布违规使用公车情况
·广州官员重大事项申报不实一律先停职
·广州下月起每月公布违规使用公车情况
·广东广州:社区服务不再政府包办
·广州:积极履职建设“新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