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司法部表彰了第四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江苏有11家集体和17名个人榜上有名。这是继2012年江苏省法律援助中心党支部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之后,江苏法律援助工作再一次收获“国优”的荣誉表彰。
记者从省司法厅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办案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法律援助群众满意率长期保持在99%以上。在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法律援助作为2013年的重点任务再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全省覆盖 应援速援
2011年,一位四川籍农民工在公路上遇到了车祸,他在血泊中叮嘱身边人,“如果我死了,一定要请安德门法律援助工作站为我讨个公道!”在救护车向车祸现场飞奔的途中,他不幸离开了人世。
一个普通的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濒临死亡的人把所有的希望和信任都全权托付呢?
3月中旬,记者来到南京市安德门法律援助工作站,随机采访了一位来自安徽宿州的小黄。小黄今年20岁,攥着一张皱巴巴的欠条,年前冒着高空作业的危险和工友们干完了外墙粉刷的活儿,至今没有拿到一分钱。
“听很多工友介绍,安德门这里有法律援助服务,能为我们免费打官司,所以我特意从外地赶过来了。”小黄展示了一张从温州到南京的动车票。
“同志你好,我春节的加班费没拿到,应该找谁啊?”一位面带沧桑的中年男子挤到窗口急切地问道。值班律师江红琴耐心细致地为他们一一做好解答。
“有困必帮、有难必援是我们的工作理念。”安德门法援工作站站长汪晨说,“仅2012年,工作站就接待农民工咨询6253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3件,援助农民工520人,深得广大务工人员的信赖和称赞!”
为了实现“把平台设在家门口,把服务送到百姓边”,全省法律援助工作者戮力同心,积极推动法律援助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苏州市制定出台法律援助示范工作站标准,对基层法律援助示范工作站的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场所设置、业务工作和规章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南通市对全市120个依托司法所设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软、硬件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对考评优秀的给予5000元奖励。常州市全面推广金坛服务模式,倾心打造“15分钟服务圈”,创建了“一站一点一员”法律援助联络员机制……
据省法律援助中心张玫主任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已成立省、市、县法律援助中心共117家,在乡镇(街道)司法所和工、青、妇、残、老等群团组织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416个,依托律师事务所设立代办点950个,建立社区、村居法律援助联系点13100个,形成了农村一小时、城市半小时的法律援助服务圈。
整合力量 应援尽援
80后南京姑娘肖芳芳,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已成功办理了多起农民工讨薪案件。如果不是当面采访,记者几乎很难把眼前这位化着淡妆、文静端庄的女律师和孤身一人闯工地为农民工讨薪的法援工作者形象划上等号。
“其实,我到工地找包工头知道肯定讨不到薪水,但这是我做法律援助工作的需要。”
2012年,一位老农民拿着欠条来找肖芳芳请求法律援助。她看过欠条后有点儿哭笑不得,原来欠条上的欠款人署名叫“二狗”。为了查明这个“二狗”到底姓甚名谁,她才想出了到工地上讨薪的办法。对方威胁再不离开就要动手打人。肖芳芳立刻拨打110报警,当警察赶到现场要求双方掏出身份证时,她才亮明身份,成功锁定了“二狗”的庐山真面目。
第二届全国“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严力琦是南通法律援助战线上的一位老兵。为帮助当地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讨回被非法侵占的承包地,老严连续8个多小时彻夜“潜伏”在承包地附近,终于在黎明时分拍到了一段视频,成了法院判决的有力证据。当得知胜诉的消息后,90多岁的老太太激动地说,是严主任让她这辈子没有遗憾了。
多年来,我省法律援助事业凝聚了一大批“作风过硬、业务精良、执业为民”的法律工作者,省司法厅多措并举,不断为队伍建设注入正能量。建立法律援助评比表彰制度,开展“学习先进典型、创建文明单位”活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全省开展了法律援助先进集体、管理标兵、办案能手、志愿先锋“四十佳”评选活动。
省司法厅许同禄副厅长介绍说,全省现有专职法律援助律师168人,机构工作人员567人,联络员13960人。仅2012年立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5082件,同比增长10%,援助困难群众和特殊人群85846人,避免经济损失和挽回经济利益约7.8亿元。
任重道远 应援优援
一场大雪让她失去了左腿,却意外收获了法律援助公平正义的温暖阳光。
2008年1月18日,从四川来江苏打工的小余姑娘在网吧里突遭横祸。因为屋顶积雪过重,墙体突然坍塌,来不及躲避的小余被砸得当场昏死过去。当地法律援助中心主动介入此案,最终使小余获赔64万余元。如今,小余已经返回自己的故乡,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3月3日上午,记者拨通了远在四川凉山的小余手机。如今她对自己的状况非常知足,连用几个“蛮好的”来描述内心的感受。
“我一直把江苏当成我的第二故乡!”小余告诉记者,儿子出生后,她帮孩子起个有意义的名字叫援援。因为如果没有法律援助肯定就没有这个孩子。希望援援能永远记住!
朴实的话语,无一不表达出小余对法律援助那份刻骨铭心的真情!这也是全省法律援助工作者多年来努力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用公平正义的阳光驱散阴霾的生动写照!
省司法厅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信息:
2010年——拓宽法援覆盖面。我省将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六类事项列入法律援助范围。全年共办理案件67618件,援助群众67741人,为受援人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约4.33亿元。
2011年——推进法援窗口建设。积极落实《江苏省法律援助机构窗口建设和工作规范》,在打造全国一流的法律援助接待窗口上成效显著。同时把“12348”坐席扩展到所有法律援助机构,确保群众只要拨打“12348”专线,就可以找到法律援助。
2012年——增强法律援助保障能力。全省建立了以同级财政拨款为主、省财政专项支持为辅、法律援助基金会资助为补充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省级财政法律援助专项资金由1000万元增加至1500万元,有力地保证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有序开展。
2013年——描绘法援事业新蓝图。在全省已有85%的市、县(市、区)将法律援助列入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基础上,法律援助今年又被省政府列入“十大重点工作百项考核指标”,被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纳入“2013年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记者 何建华 徐志轩 记者 施为飞)
·江苏首拘违反人身保护令者
·江苏海安法院“老舅妈” 参与家事纠纷调解
·江苏大丰法院加强文化建设侧记
·江苏铜山:法制小喇叭播出大和谐
·江苏南通规范暂予监外执行医学鉴定
·江苏:探寻反腐败制度建设的路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