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吴江市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张能
“苏东坡说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其若书与画。我读的书比较杂,但大体不出于文史哲的范围,这两年读的书里面,喜欢的有陈乐民和资中筠两位先生的书。陈乐民先生说一天离了书便觉心里没有着落,这也是我的感受吧。”张能淡淡地说。
在很多同事眼里,张能工作认真、为人低调。“我跟张主任每天在一起的时间比和自己的家人都要长,但我们一天都说不上几句话。”与张能在一间办公室工作的周伟娟说,“忙碌的工作之余,他放松的方式就是看书和写笔记。”
诚如一起共事多年的办公室主任陈煊所说,张能对名利没有太多追求,不善也不喜欢交际,工作之余就想静下心来多看看书,写写画画,平平淡淡地过日子。张能也坦言:“书生气似乎与迂腐是同一个意思,但人的生活习惯恐怕是改不过来了,陆游有一句诗说,莫笑书生一卷书,唐虞事业正关渠,这算是对喜欢读书的人一个安慰吧。”
不得不说,张能成为吴江检察院公认的笔杆子与他多年来养成的爱读书、勤读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自然,张能在2008年和2009年被评为苏州市检察机关优秀学习型检察干部和优秀读书明星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些年来,张主任虽然得到过不少荣誉,但没有哪项荣誉是他主动要求的,甚至一些本该属于他的荣誉也让给了别人,毕业这么多年了书生气还略有上升。”周伟娟说。
书越啃越多,家里的书柜已放不下了,很多书只能堆在床头。张能跟周伟娟说起了这件烦心事,周伟娟跟他说:“你隔三差五地买书,看完了又不舍得送人,那是早晚的事。”
近几年,随着检察文化建设提上了检察机关工作日程,张能的工作职能又多了一项通过“江村检韵人文拓展栏目”定期向干警推荐优秀书目,“我想大家如果静下心去多读读,就会对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内里,对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对法治、市场经济这些现代价值要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能够更好地把握检察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有些推荐书目还是相当深奥的,光坚持读完就很不容易。”案管科科长王海说。
同时身为吴江检察院青年检察官论坛理事的他,还肩负着论坛的日常组织协调运作,而检察文化杂志《江村检韵》也是由他一手创办……很多同事佩服张能把这些知识面横向和纵向都涉及较广的工作完成得如此出色,不知道是因为张能常年读书而拥有了丰富的知识还是因为职责所在而保持了读书的习惯,或许兼而有之吧。
今年,是张能入选全国检察理论人才库的第六年,自称已经不惑的张能对书的理解也愈加通透,他说:“读书不是为用而读的,但要带着自己的脑筋和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认去读,才能读进去又读出来。像读《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吧,有人读权谋,有人读文采,我尝试着从不一样的角度去读,就有不同的收获。比如诸葛亮舌战群儒和张温、秦宓辩论,可以读出中国传统辩论重文学、轻逻辑等文化特征;从曹操割发代首事件,可以读出古代礼与法的关系;从诸葛亮北伐割陇西小麦,可以读出保障人民财产权利与政权民主性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和法学有关系的,所以书总是有用的,就看怎么读了。”(俞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