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心灵驿站

多一点“大智若愚”

2013-03-21 15:06:2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大众日报 

    □ 耶雅亿

    年轻时,我气血很盛,读到老子的“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我冷笑道:“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不争岂不是要饿死?”从此把这本书束之高阁。

    当我在职场上带领一个小团队时,常常论事不论人,“铁腕”的管理方式虽然带来了高效的执行力;然而团队成员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人人一肚子苦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自以为把手下的员工看得一清二楚,不料竟也有走眼的时候。有一次,某骨干带着几个业务员突然“跳槽”,着实给我不小的打击。

    那次事后,我去拜会一位商界老前辈。他看我面有颓色,便推荐我读《老子》。就这样,我又一次捧起这本书。偶尔翻开一页:“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原来,最高境界的管理应该如水一样,水对万物万事都有益处,然而默默无声,总是安身在众人都不愿意去的低洼之地。

    在今天,“安身在众人都不愿意去的低洼之地”,这种管理意识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之一。

    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的广告说:“我们会钻到你的车下,弄脏我们的后背,这些我们比任何竞争者做得都要好!”

    著名的管理大师乔治·珀尔金也说过类似的话:“一些年轻人希望我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他们升职或加薪,这说明他们完全没有了解获得成功的基本原则。我在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工作的时候,从来没问过薪水是多少,我的职位是什么。创建公司的每一个人都不在这种问题上浪费时间,我们有着将公司推向世界的远见,要在同类公司中,把它变成最好、最有用的公司。我们做到了,它也使我们变得富有。”

    的确,当追随者们都在争论谁最大的时候,耶稣端来水为他们洗脚。他用充满了爱的眼光真诚地触摸着每一位门徒的心灵,他深知他们的缺点,也晓得他们明争暗斗的林林总总。然而,他用自己的身教阐释着领袖之道:“你们称呼我老师,不错,我是你们的老师。然而,我还为你们洗脚,你们也当为彼此洗脚。”

    在实际生活中,“洗脚”不是指某件具体的事情,而是管理中卑微的细节,以及这细节背后的人格魅力。

    记得我刚进职场的时候,有一天我略有情绪地找到部门主管,向他解释自己精神状态糟糕时我提到了办公室里的灯管总是忽明忽暗。这位主管一脸自信地对我说:“没问题,我帮你解决!”我以为他肯定会打电话叫后勤部门来处理,没想到他竟自己跑过来,爬上桌子,拨弄起灯管。看着熊猫般肥胖的他扬着脑袋吃力干活的样子,我觉得很不好意思。没多久灯管修好了,他很有成就感地爬下来说:“我们家里这种事情都是我干的,呵呵。”

    这位主管的仕途一帆风顺。论聪明、技术、人脉,他并不比同辈强。然而大老板给他的评价是“完美的团队协调者”,那些争强好胜的同事们不愿意做的事,他都乐呵呵地接过来。看似我们这个部门都在做些“没前途”的项目,实际上我们成为了大老板眼中最重要的一个部门。在我内心深处,一直把这位主管视为职场的榜样。

    他常常提到电影《阿甘正传》。那个傻乎乎的阿甘,看似只会知足和感恩,实则却是个最好的管理者。智慧的人应该先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心态、家庭,其次再谈管理好公司,投资和下属。最好的管理者是用谦卑的服务赢得团队成员的信任,并且不断激励他们为着非功利的更伟大的目标前进。“致虚极,守静笃。”多一点“大智若愚”未尝不是管理瓶颈中更好的出路。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