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警务工作发生全方位变化
记者近日深入东莞多个镇街,近距离观察警方推行的“四化五警”改革措施给基层带来的那些点点滴滴让人欣喜的变化。
【南城】
警力下沉实现“零警情零发案”
一辆警车、一部二代身份证读取器、一台数码相机,加上两名警员,就组成了一个流动警务室。这是3月15日记者在南城水濂社区水濂山景区看到的一幕。
去年6月,为彻底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一警多能的目标,东莞南城分局启动基层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将西平派出所原有的辖区划分为西平、蛤地、水濂、雅园四大警务区,原派出所只保留“驻所办案中队”,其余警力全部下沉到社区。
“警务区不办理案件,专职负责社区巡逻防范和服务群众。派出所则抽调办案精英,成立办案中队,专门负责案件侦办。让打击的归打击,防范的归防范。”南城分局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以前是有事找警察,现在是警察上门服务。”市民李先生说,现在找警察办事方便了许多。以前,住在蛤地、水濂等辖区的居民,若要到西平派出所办事,至少要有七八公里的路程。现在,单从路程上来说,就少跑了好多。
目前,西平每个警务区均配备了8至 12名民警、12至 20名治安队员,再加上整合了社区自聘的巡防队员,每个警务区的治安力量均在60人以上。同时,警用装备、车辆、人员经费,也按照警务区的实有人数全部下沉到位。
从去年6月推行改革至今,东莞南城警情及发案率大幅下降,有些社区连续几个月达到了“零警情、零发案”。
【松山湖】
科技兴警有效提升办案效率
路灯杆上有编码、电缆线上有防盗报警系统、民警身上配备着现场执法记录仪、警车上有记录仪、视频监控覆盖率全市第一……这是记者近日在东莞松山湖分局看到的。
在成为“四化五警”试点后,松山湖分局决定先大力推动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和治安卡口的建设。他们在每条主要道路上均建立视频监控点。
市民报警时,常常难以准确地告知自己的具体位置。为解决这一难题,松山湖分局对辖区内的4536支路灯杆和290个治安监控杆都进行了编码。
目前,松山湖公安分局110报警台接警中,编码定位报警系统使用率达到95%。这一系统也被运用到交通事故处理中,松山湖交警大队80%的接警也通过这一系统快速定位。
据悉,2012年,松山湖辖区有效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10.2%,破案率达61.3%,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明显提升。
·广东东莞市民可以口头申请法援
·东莞将用“专业调解” 为消费者维权
·广东东莞一张欠条两种说法法官明辨巧断疑案
·广东东莞女子特警队:谁说女子不如男
·广东东莞边检为空巢老人送爱心
·广东东莞整治火灾隐患单位5423家
·广东东莞整治火灾隐患单位5423家
·广东东莞二院半月执结一宗执行案
·广东东莞一院 推出5部法治微电影
·广东东莞:服务社会细胞的法治微力量
·广东东莞:创新社会管理 推动“和谐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