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西省公安厅交管局反铺张浪费出台十项规定

2013-03-20 15:03:0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山西法制报 

改进工作作风 厉行勤俭节约

山西省公安厅交管局反对铺张浪费出台十项规定

日前,山西省公安厅交管局为改进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出台了十项规定。

一、局党委成员每年调研督导时间不少于60天。调研要轻车简从,不搞迎来送往,不搞警车开道,不搞专门宴请,不搞班子成员集体接待,不悬挂标语。严格遵守住宿规定,严格控制住宿标准,一般安排单间或标间。注重调研实际效果,调研中要多同群众交流,多同基层民警交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重点解决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能当下解决的当下解决,不能当下解决的要提出指导意见,调研后要及时总结,形成调研报告。

二、办公室要全面掌控会议数量,精减各类会议活动,全省性工作会议一般每年组织一次,会议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天,各业务部门召开的会议原则上以电视电话会议为主,确需集中人员回来召开的会议要从严审批。会议要严格申报程序,精简参会人员,缩短会议时间。领导讲话要突出重点,主题明确,力求短、实、新,切忌长、假、空。

三、办公室要全面控制发文数量,增强行文的统筹性,避免重复发文,对于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凡能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等解决的问题一律不发文件,凡能以局办名义发的文件不以局名义发,能以公函格式印发的,不以文件形式印发。对上级已公开发布的文件,不再转发。对政策已经明确,执行过程中未提出新措施,只是一般性号召或重复已有规定、要求的事项,不重复行文。只有原则性意见,未经充分调查研究,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的,不仓促行文。

四、局机关所有车辆均由车队负责统一管理,严格落实公车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定点保险制度,费用支出严格执行审批报销制度,合理控制车辆费用支出,厉行节约。节假日及周六、日期间全部停放在机关大院,车辆钥匙统一交车队保管。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将公务车外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严禁公车用于个人婚丧嫁娶、接送家属上下班或子女上下学;严禁使用公车进行外出旅游等非公务活动;严禁将公务车停放在酒店、宾馆、洗浴等场所。驾驶公车外出要遵守交通法规,做“尊重红绿灯,警车做标兵”的表率,不开特权车、霸道车。

五、办公室、计财处、后勤服务中心要严格控制公务接待的档次和费用,对上级工作组或外省来学习交流的,原则上实行对等接待,住宿就餐安排在政府指定的接待酒店,经批准召开的全局性会议及各类培训原则上安排在局训练基地,临时性接待公务来访人员,优先考虑机关食堂和局训练基地,确需外出就餐的,严格审批程序,不上高档菜肴和酒水,不安排高消费娱乐活动。各类接待和培训活动的住宿标准严格遵守财政有关规定,房间不摆放香烟、水果、鲜花。

六、特勤支队以及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勤务开道任务, 合理改进勤务模式,市区内勤务尽量通过调控交通信号灯、远程视频指挥调度、加强交通指挥疏导等方法,引导交通警卫车队顺畅通行。城市主干道路、高速公路、国省道路在不封路、不清场的原则下,要采取科学有效管控措施,保障勤务绝对安全。确需交通管制的,要严格按照规定审批,尽量缩短管制时间,尽可能方便群众出行。

七、要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养成双面用纸的良好习惯,提倡使用钢笔,不使用圆珠笔、一次性签字笔。食堂要根据就餐人数按计划采购、制作,减少浪费。就餐人员要养成按需所取、不多占、不倒饭的良好习惯。机关所有人员应坚持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做起,杜绝“白昼灯”“长流水”现象,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八、要坚决杜绝 “庸懒散奢”不良习气,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岗、不玩游戏、不上网、不闲聊、不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或进行其他娱乐活动。每天上班要清扫卫生,保持办公环境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洁有序。要培养读书、学习、积极工作的浓厚兴趣,改变陈旧的消费观、娱乐观,不比阔、不奢华,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正能量。要尽职尽责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不拖拉、不推诿、不扯皮,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各项工作。

九、政治处要全面掌握考核评比工作,除局机关每年组织的综合考评外,其他处、室一律不得另行组织各种考核,对性质相近的各类检查应合并进行,对于没有具体目标、可查可不查的一律不查。对基层的检查督导要充分依托公安网络,减少实地检查,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考核人员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禁接受被检查考核单位的礼品、礼金和有价证券,严禁借检查考核之机谋取私利、吃拿卡要。

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各部门要对照本规定细化措施,将有关要求落到实处。纪检、监察、督察要加大监督力度,将落实本规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对执行不力、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影响或被媒体炒作的,要严肃追究当事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记者 徐晓霞)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