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河北

河北沧州:打造“阳光监所”

2013-03-20 11:15:3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河北法制报 

    打造“阳光监所”

    ——沧州市看守所人性化管理扫描来源:河北法制网 打造“阳光监所”

    提起“看守所”,让人很容易想起戒备森严、神秘冰冷的高墙大院,但当你走进连续23年安全无事故的沧州市看守所时,发现它却是一座“阳光监所”——民警在严格、规范执法的同时,通过人性化管理、教育,感化着在押人员,促使他们悔过自新,重拾人生希望。

    让“患者”感受温情

    去年4月6日,因涉嫌盗窃入所在押的江苏女子张某,在正常经期内血量突然增多,值班医生给予对症处理未见效果。鉴于病情严重,监区医院领导果断组织警力就近急送沧县医院。经检查,确定其子宫内膜肥厚,宫颈多发囊肿,盆腔积液,医生及时进行了刮宫手术。回所后经过一段时间调养,血色素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张某怀着感激之情写了感谢信:“在沧州市看守所能得到这样的关怀,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在医生眼里,只把我们当病人没把我们当罪人,这次不但救了我的命,还把我多年的老病也治好了,真让我终生难忘……”

    内科、外科、功能科、妇科……在沧州市看守所,监区医院就像一家功能齐全的综合医院,全院设有38张病床,配备了6名医生和5名护士,干净温馨的就医环境,有时让人忘了这里是关押在押人员的监所。

    监区医护人员不仅保障住院病人的身体健康,每月还要为全所在押人员体检,并为他们建立了健康档案,根据病情症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每个在押人员谁血压高,谁心脏不好,谁爱感冒……健康档案里都写得清清楚楚,医生们更是心中有数。医务人员每日巡诊两次,对患病在押人员定期定时送药并监督服用。对因病不宜羁押的及时提请办案单位变更强制措施,确保在押人员生命健康。

    为浪子解开心结

    一些在押人员入所后由于情绪不稳,易产生攻击性行为,沧州市看守所在监区专门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聘请5名心理咨询师,定期对新入所人员、危重点人员和特殊案情人员,特别是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员进行心理矫正与疏导,让他们尽快摆脱焦虑、恐慌、烦恼、抑郁,防止其自杀、伤害他人或因抑郁致病发生安全事故。

    去年9月20日,涉嫌故意杀人的中年妇女赵某被羁押在沧州市看守所。开始,她精神高度紧张,甚至周围人一喊她的名字,她就歇斯底里。看守所请来心理咨询师给她进行心理辅导,经过两个月的疏导,赵某的情绪平复了,对案情也有了理智的认识。事后她表示,能有现在的心态,应该归功于看守所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

    据沧州市看守所负责人介绍,嫌疑人入监24小时,管教必须找其谈话,且连续谈七天,每个诉讼环节都要谈话,帮助在押人员解决思想问题。一位在押人员谈话后十分感动,他说没想到一个犯罪嫌疑人心里有了“疙瘩”,看守所人员对他们竟然这样热心。

    把真情注入细节

    为使留所服刑人员安心改造,沧州市看守所推出了“异地双向视频会见”举措,让身在异地的服刑人员和亲属在约定时间内通过网络互相问候。同时,对于按规定在押人员不能会见亲属的,看守所则建立了一套“单向视频会见”系统,即来所的在押人员家属可以在电脑视频中单向探望在押人员。

    每到冬季,沧州的气温寒冷而干燥,看守所专门给那些离家较远或家庭特别困难的在押人员免费发放过冬衣物。在保证在押人员每日不少于8小时睡眠,每天上、下午不少于1小时室外活动时间的同时,沧州市看守所增加了教育、学习和娱乐等活动时间。监区专门建起图书室,藏书3000余册,供在押人员借阅,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此外,还通过播放背景音乐、联唱歌曲和放风跑步、做健身操等,让在押人员减轻精神压力,缓解紧张情绪。

    沧州市看守所一系列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打动了在押人员的心,使一些在押人员带着抵触消极、自暴自弃的情绪走进来,又带着充满阳光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走出去。记者 陈兆扬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河北冀中公安六条规定受欢迎
·河北安新法院民事审判工作上台阶
·河北定兴交警力促和谐交通
·河北沽源法院“执法办案仪”解决送达难
·河北:“三道防线”构筑环京平安之“河
·河北沧州法院推行院长全周制接访工作纪实

·河北沧州法院推行院长全周制接访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