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学理论

提升素养坚定自信 把握主动力促发展

2013-03-20 10:21:3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王福成带领广州市基层检察院检察长庄严宣誓

王福成(右二)到荔湾黄沙水产市场调研 姚永辉/摄

检察官出庭公诉杨刚等23人涉黑案 陈泽锋/摄

举行“三打两建”大型法制宣传活动 叶晓刚/摄

当事人专程送来锦旗感谢检察官 郑卓佳/摄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对加强法律监督、推进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加强司法公信建设、强化司法基本保障、确保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等提出了明确要求。面对这一新形势,作为一线检察工作的带头人,基层检察院检察长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基层检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提升自身素养着手,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促进基层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准确把握中国检察制度的社会主义特色

    基层检察长,首先应准确把握我国检察制度的社会主义特色。

    第一,我国检察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与政府、法院并列的国家机关,具有独立的宪法地位,并在一定范围内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实施法律监督职能。其在维护执法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我国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通过履行批捕起诉、职务犯罪侦查和诉讼监督等职能,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法律监督属性是我国检察机关的根本属性,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权具有国家性、专门性、规范性、强制性等特点。

    第三,我国检察机关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实行上级领导下级、对上级检察机关和同级权力机关负责的多重领导并存的机制。“双重”机制,既使检察机关能及时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又能使全国检察机关形成纵向指挥有力、横向协作紧密的权力运行机制。

    第四,检察机关内部实行检察委员会民主集中制与检察长负责制相结合的领导机制。这种领导机制,既能维护检察长的权威,确保工作效率,又有利于发扬民主,集思广益。

    第五,我国检察机关坚持党的领导、人大监督与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有机统一。这种权力运行方式,使检察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法律性得到高度统一。

    做中国检察制度的忠实捍卫者和建设者

    中国检察制度必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法治发展道路发展,检察长必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忠实捍卫者和建设者。

    首先,检察长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检察长头脑要清醒、立场要坚定、旗帜要鲜明,对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必须坚决抵制和批驳。

    其次,检察长必须做中国检察制度的忠实捍卫者。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立足国情和实际,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按照十八大提出的“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的目标,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我国的检察制度。

    再次,检察长必须做中国检察制度的忠实建设者。自觉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的总要求,进一步深化检察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树立司法权威、增强司法公信。以正确的检察理论指导检察实践,促进检察事业科学发展。

    正确统筹好政治与法律监督两个大局

    一名合格的基层检察长,必须自觉地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责使命的各项工作当中去。

    首先,要把握法律监督与政治活动的关系。政治不能无序,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增强政治的有序性,减少政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法律直接为政治服务,法律使政治活动规范化,使政治秩序法治化。法律监督的目的是保证法律统一正确实施,法律监督工作与政治活动密不可分,离开政治谈法律监督,法律监督就会迷失方向,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必须把讲政治的要求放在工作的首位。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首要政治任务是: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与其他国家机关紧密配合,共同完成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任务。检察长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谋划检察工作,全面把握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当中去,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再次,要在履行职责使命中全面体现讲政治的要求。要着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捍卫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要着眼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加强对经济发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司法保护,促进伟大“中国梦”的顺利实现。要着眼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执法为民、为人民谋幸福,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法律监督工作的重点,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善于在检察实践中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在检察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关系,是检察长必备的领导才能和领导艺术。

    第一,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检察制度改革和发展面临很多新的考验和挑战,紧紧依靠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有助于检察机关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防止检察工作出现偏差,也有利于检察机关依靠党的领导排除各种干扰,确保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第二,与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关系。加强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联系,自觉接受监督,定期报告工作、主动汇报情况、经常听取意见和建议。主动邀请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视察检察工作,接受检查、评议和质询,不断改进检察工作。执法办案活动中遇到重大问题时,及时提请人大常委会协调解决。

    第三,与上级检察机关的关系。认真落实上级指示和决定,切实提高政令执行力。及时报告重大事项和重大工作部署。及时向上级请示报告重大复杂案件,依靠上级支持排除各种干扰和阻力。积极配合上级做好对班子成员的巡视考察等工作。

    第四,与政府、法院相互之间的关系。尊重政府权威,理性监督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活动,积极融入政府中心工作,全力争取政府对检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依法对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改进监督方式方法,维护审判权威;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与人民法院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共同完成好保障人权、打击犯罪的任务。

    第五,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与不受任何团体和个人干涉的关系。严格依法独立查办案件,独立作出案件处理决定,敢于抵制任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非法干预的行为。认真听取案件当事人及群众的合理诉求,耐心细致地做好释法说理工作,努力消除人民群众对相关执法活动的疑虑。

    第六,与人大代表的关系。保持与人大代表的经常性联系,以沟通换理解、以真情换真情,构筑长期稳定的良性互动关系,争取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的支持。

    第七,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建立健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和接受群众监督的长效机制。不断改进执法作风,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始终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去执法,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八,与媒体的关系。建立官方微博和短信平台,完善新闻发言和新闻发布等制度,掌握舆论阵地,掌握话语权和舆论主动权。加强舆情收集和监控,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第九,办案力度与适度的关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案件质量管理和监督,始终把执法办案质量当成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准确处理办案力度和办案效果之间的关系,审时度势,讲求策略,避免简单机械办案。

    第十,与上级检察业务综合考核的关系。正确对待上级的考核,探索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信息化动态考核模式,提高考核的科技含量,增强考核结果的权威性。

    不断提升履行职责应具备的六种能力

    基层检察长履行职责要提升各种能力。第一,政治素质过硬。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用政治观点、政治思维和政治智慧,灵活应对和处置检察工作面临的各种复杂局面及疑难问题。

    第二,精通法律业务。唯有成为法律业务的行家里手,部署工作才能抓到点子上,指导部属时才能说到点子上,研究问题时才能拍到点子上。

    第三,具有高超智慧。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和化解矛盾。深谙各种协调艺术,包容个性、尊重特点、用人所长、激发活力。

    第四,善于打造精英团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积极性,提高党组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坚持严管厚爱,积极为干警排忧解难,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干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五,养成终身学习习惯。不断提高捕捉、检索和消化新知识的速度,既要当专家、也要做“杂家”,各方面的知识都要学、都得懂,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切实增强履职本领。

    第六,注重修身养性。修炼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心胸开阔,待人诚实守信,用人公道正派。修炼敬业奉献精神,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责任编辑:王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