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宋庄镇疃里村在几年前,还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如今,村里通过解决干群矛盾、发展产业、公开村务、丰富村民文化活动,实现了零上访。过去的“上访村”变成了“和谐村”。
记者走进疃里村,大道两边,40多人的秧歌队舞动着彩扇,村委会院里,安塞腰鼓、民族舞、武术等三支各由数十人组成的队伍也都在进行着练习,一派祥和欢乐图景。疃里村党支部书记陈振忠告诉记者,过去,村里可不是这个样。“我们村二十几年前就开始上楼,发展起了集体经济。当时村里搞经济没经验,刚开始还亏损了不少,村务账目也不清楚,村民应得的利益也分配不尽合理。村民对村干部有不满情绪,关系也变得紧张,三天两头就有人去上访。”
村里不安定,经济也难发展,村两委开始想办法化解群众矛盾。先是让村里的政务公开透明,“有什么事情都和老百姓说清楚。他们有想法,也可以说,合理的话,我们就按照村民的思路去做。”
村里成立了村民代表会,每年定期开会。会议上,由村主任报告前半年工作总结,提出后半年工作计划。“集体财务收支情况、集体财产管理情况、生产经营以及村级债权债务等情况都会及时公之于众。”大会上,全体村民代表还会对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及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和测评,加强了对村干部的民主监督。
2010年,疃里村被纳入了国际新城规划之内,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公园、电信局、卫生局、中小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渐完备,各种优惠政策也随之而来,村民们逐渐感受到了村风安定带来的好处。
“村子治理看到了曙光,一个个问题也随着发展不断解决,”陈振忠告诉记者,近几年,村里盘活三资,生产有了动力,村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多,“现在一个三口之家一年的收入能达到近10万。”
考虑到上楼后的村民精神生活少了些寄托,也容易滋生负面情绪,村里还想办法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2012年春节,我去参加了农委举办的《美丽乡村》晚会,感触很深,我们疃里其实艺术资源不少,好多老百姓都会点吹拉弹唱的,现在国家的政策鼓励文化大发展,何不利用文化活动来把大家组织起来,让他们有事想,有事做?”陈振忠说,“组个艺术团,给村里老百姓一个倾诉的平台。”
很快,村里成立了通州首家农民艺术团体。2012年3月份,疃里群星艺术团开始招生,村民积极响应,短短几个月就形成了合唱队、民乐队、舞蹈队、腰鼓队、京评剧社等12支文化队伍,团员人数达到上千人。
“我们聘请了专业的教师队伍,有国家一级指挥高伟、铁路文工团编导周鹏、国标舞著名教练沙岚……光国家级的专家就有10名。”
陈振忠告诉记者,“今年,北京电影学院要在我们宋庄建新校区,到那时我们村的艺术资源将更加丰富。村民生活好了,矛盾少了,谁还上访,那还不开心地唱、尽情地跳!”
·温卡华:落实一岗双责,排查矛盾化解纠纷
·北京延庆法院创新四位一体诉前矛盾化解机制
·山西将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事故矛盾化解力度
·提升矛盾化解能力 江西开展“五好司法所”创建活动
·江西景德镇实现矛盾化解“四降一升”
·江苏岳敏代表: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应立法
·江苏岳敏代表: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应立法
·法院突出矛盾化解 五年处理各类民商事纠纷771329件
·山东潍坊"纵横分级化解机制"加快矛盾化解
·湛江法院创新机制:"法官工作室"助基层矛盾化解
·“法官工作室”助基层矛盾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