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动司法铺就为民之路
—潍坊市坊子区法院“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纪实
去年以来,潍坊市坊子区人民法院紧扣“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认真履行审判职能,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全面加强审判管理,提升为民服务水平,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便民——让群众诉讼更简易、更方便
“没想到我一个老农民居然也能自己打官司了!” 在坊子法院800余平方米的立案服务大厅里,辖区山后郑家村宋某激动地说道。宋某年逾七十,因家庭琐事与几个儿女长期不相往来,儿女们互相逃避推诿赡养义务,村里几次调解未果,便动员老人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老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坊子法院,没想到一到法院,在法官的积极引导帮助下,老人享受到了包括诉讼引导、纠纷分流、材料收转、查询咨询、司法救助、立案审查以及立案调解在内的“一条龙”贴心服务。经过诉前调解法官的工作和努力,几个儿女认识到了错误并主动与老人达成赡养协议。
调解——让纠纷解决更快捷、更和谐
今年3月7日上午,当事人李某来到该院埠头法庭,在送上一面上书“服务高效、执法为民”的锦旗后,紧紧握着庭长牟作山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感谢法官,感谢你们帮我们解开了多年的疙瘩和恩怨。”因琐事产生纠纷,李某与邻居王某结怨十年,纠纷冲突不断。在该院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中,法官知悉了这一情况,主动召集双方多次进行调解后,两家人终于摒弃前嫌,和好如初。该院积极引导干警将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首要选择,通过提高干警调解工作能力,加大纠纷化解力度,不仅让双方当事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为民服务氛围,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也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创新——让审判服务更规范、更亲民
“积极进行服务创新,把每一起案件都办得规范、 公正,真正让老百姓满意,就是践行十八大精神,依法治国、维护法律尊严、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好途径。”坊子区法院院长韩旭东如是说。实践中,该院注重运用诉讼调解、行政协调、 执行和解等方式,深入推进诉调对接工作,并探索实施了“预立案登记制度” ,确保诉调对接工作规范、合理、有序开展。同时,为了方便群众,该院组织法官主动深入村居、社区,并将法官办公室设置在群众最需要的第一线,发放社区法官法律服务联系卡,公开社区法官的联系方式,让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切实达到了减轻法院受案压力、节省司法资源,确保当事人及时实现合法权益和降低诉讼成本的目的。有矛盾纠纷,找社区法官进行调解处理,成为了辖区居民的不二之选。
诚信——让案件执行更到位、更高效
“真不知道不履行人民法院判决的后果这么严重,我们一定主动积极地与原告协商尽快将欠款还清,真诚希望人民法院给我们一次弥补错误的机会。”起初没把法院判决当回事,在办理相关贷款业务受阻后方才如梦初醒,主动到法院协商还款事宜时,辖区某企业负责人马某面对执行法官惭愧地说。坊子法院以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目标,以解决“执行难”问题为切入点,扎实开展诉讼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失信典型案例及名单等形式,有效遏制了诉讼失信行为,彰显了多重效果。截至目前,该院诉讼诚信失信信息库共收录失信信息3583条,失信案件录入率 100% ,发布失信典型案例90多件,对外提供查询265人次,案件自动履行率大福提升,执行信访率明显下降。
公开——让执法办案更公正、更透明
“ 没想到作为一个普通居民,也能监督人民法院的执法办案了!”在坊子法院人民监督员聘请仪式上,手握鲜红聘书的坊城街道西华昌居委会居民何宝源感慨地说。为保证司法公开公正,坊子法院自觉把法院的各项工作置于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定期向人大汇报、政协通报法院工作,主动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来院随机抽取案件进行庭审观摩。面向社会各界公开聘请了 32 位人民监督员,将执法办案全过程向社会公开,认真倾听民声民意,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法律适用关,拉近司法与民众、社会、媒体的距离,保持人民法院司法活动的正确性,树立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李世平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