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贵州

贵州开展“帮县联乡驻村”工作推进同步小康

2013-03-19 14:40:5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贵州日报 

  联系群众“零距离”服务民生“实打实”

  ——贵州省开展“帮县联乡驻村”工作推进同步小康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了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省“两会”吹响了实现贵州“中国梦”的进军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省委决定深化“帮县、联乡、驻村”工作,选派2万名干部和1万名大学毕业生、农村知识青年,组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成队建制对6000个行政村进行集中帮促。当前,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在全省如火如荼开展,为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扎实开展,特推出《帮县联乡驻村推进同步小康》专刊。

  春节刚过,开阳县双流镇组织委员莫媛媛就打起背包住到了离家20公里的三合村,“行李是我自己带的,食宿县里都安排好了,我已经做好长住在村的准备。”这位80后的驻村工作组组长信心满满地说。

  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培养锻炼干部、推进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贵州选派3万名干部组建成6000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真蹲实驻、真帮实促,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进同步小康。2月底,工作队员已经全部到位。

  这是继去年3月,贵州安排101个省直部门、选派2000余名处长、2万余名机关干部开展“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后,又一次为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培养锻炼干部、推进同步小康而作出的重要举措。

  全新组合抓重点,服务群众“零距离”

  2012年3月,贵州从省、市、县三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大规模选派干部驻村,全省88个县常年有省直部门2-3名干部常驻帮扶,1446个乡镇有1名县(处)级干部定点联系,每个行政村有1名机关干部驻村开展工作。

  今年,我省结合实际和发展形势,根据各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等情况,集中力量向6000个村派驻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帮助3600个后进村脱贫致富,促进1800个中等村发展提高,扶持600个先进村引领示范。

  选强人、成建制、建小康是这次驻村工作的一大特点。各地以县为单位成立驻村工作队、临时党总支,以乡为单位成立驻村工作分队、临时党支部,以村为单位成立驻村工作组、党小组,实行组织建制管理。每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至少由3名机关干部和1名大学毕业生、农村知识青年组成,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为主,同时,选派大学毕业生、部分优秀农村知识青年,壮大驻村工作队伍。

  像莫媛媛一样的“80后”驻村工作组组长,贵阳市就有120名。他们胸前都别着市里统一配发的红色圆形徽章,“群众一看到这枚徽章就知道是驻村干部,这个标志对群众是担当,对自己是激励。”莫媛媛说。

  为防止“葫芦掉在井里”的现象——驻村干部看着下去了,实际还飘在上面,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强化后勤保障,出台管理规定、明确工作职责,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工作报告、考勤管理、纪律约束、督查通报等制度,加大管理力度,让驻村干部真正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与群众面对面接触,帮助发展经济,化解基层矛盾,推动建设一批“小康村”、培养一批“小康书记”。

  “杨书记每天都在村里忙碌,有时帮我们背柴,有时帮其他人家种土豆,有时陪大家聊天。村里来了这样的好干部,我相信大家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谈起驻村干部杨成福书记,普定县沙戈村村民梅仕贵道出自己的看法。

  真蹲实驻真帮促,服务群众“心贴心”

  “全靠县检察院派来的驻村干部,我与邻居老杨家多年的矛盾才得到化解。”望谟县新屯镇里牛村张大爷说。

  我省坚持党群部门帮弱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政法部门帮乱村、科技部门帮专业村,专门组建督查组开展督查评估,切实提高“帮县、联乡、驻村”工作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都建立帮促联系点,亲自带头到联系县乡、企业、工业园区、重点项目、高校、金融机构以及困难户蹲点帮促,带动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建立帮促联系点3.2万个,推动驻村干部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帮助改善民生、帮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方面动真格、抓落实。

  今年,贵州省整合力量,更加注重帮扶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整合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扶贫资金,集中资金集中帮促。同时,省级层面按每个村2万元标准,市(州)、县(市、区、特区)结合自身实际匹配资金,建立驻村帮扶资金,解决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自身无法帮助解决的突出问题。

  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走路,干部多办事、群众得幸福。省委要求,驻村干部每月在村工作20天以上,白天深入田间地头,晚上深入群众家中,话发展、帮发展、促发展。

  大方县委办驻村干部吴维坤驻进星宿乡龙山村村民唐纷明家里,一驻就是一年。一年时间里,他走遍星宿乡所有村民组,走访了龙山村每一户群众,组织召开群众会59次,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751张,化解矛盾纠纷37起。“有事,找驻村干部。”这句话已成为当地群众的口头禅。

  带领群众奔小康,帮助群众“实打实”

  “用脚丈量民情,用心为民服务。”驻村干部白天深入田间地头,晚上深入群众家中,话发展、帮发展、促发展。

  理思路、出点子、找项目、争资金、授技术、化矛盾、调产业,等等,一句句实在话说到群众心坎上,一件件实事帮到基层和群众关键处,让基层和群众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找到了致富路子。

  “要是没有潘支书的帮忙,这样的好收成想都不敢想。”荔波县甲良镇甲站村党员覃跃军在省国资委选派驻村干部潘仕凯的帮助下,发展2亩多西红柿,仅此一项收入就达2.5万元。该村返乡农民工莫道明在潘仕凯的鼓励下,利用荒山、水塘发展瑶山鸡、肉鸭养殖2万余羽,实现养殖收入5.6万元。

  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的同时,得到了真锻炼,去年,仅六盘水市就有35名优秀驻村干部得到提拔使用。广大群众真心欢迎干部驻村,涌现出316名群众按手印挽留钟山区干部寇强、167名群众联名“上书”请求贵州省科技厅干部郭丹继续驻村等感人故事。

  2012年以来,驻村干部累计帮助村(社区)制定发展规划或发展目标6.74万个,扶持项目15.83万个,传授技术38.25万次,提供信息194.85万条。干部传递正能量,把基层和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发展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推动“增比、进位、突破”,2012年,贵州经济增速达13.6%,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列。

  “今年新来的干部和大学生,知识广、干事劲头足。”安龙县箐山村支书赵正伦说,“相信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农村的日子会更好,与全国人民一起小康的‘梦’一定会实现。”

  工作方法

  “八访八问”驻村工作法

  赫章县在驻村干部中推行“八访八问”工作法,给驻村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指明方向。

  访贫困群众,问生活所需。以村民组为单位,走访慰问贫困农户,了解贫困原因、贫困程度及生活所需,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找准出路,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访五保老人,问健康赡养。深入到五保老人家中或老年公寓走访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访留守儿童,问学习成长。加大与“留守儿童”接触交流力度,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学习、生活等状况,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鼓励家长返乡创业,增进与孩子感情,保障孩子心理健康。

  访流动人口,问社会服务。帮助流动人员加强学习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鼓励他们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访信访人员,问事情原委。通过与上访户的真诚交流,弄清群众产生意见的深层次原因,找准产生意见的根源,逐项破解,从而达到化解矛盾、消化问题、息诉罢访的目的。

  访致富能手,问致富经验。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深入走访种植养殖大户、农业产业带头人等,大力支持和帮助致富能手壮大致富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辐射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访企业业主,问矿群关系。帮助和指导非公企业建好党组织,确保非公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引导企业与村建立党组织联建、社会治安联防等方式,着力搭建矿群关系的桥梁,有效推进和谐工区、矿区建设。

  访党员干部,问发展良策。与党员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交心谈心,鼓励他们积极为农村发展建言献策。

  驻村干部“五小”工作法

  贵州省妇联驻村干部结合妇联工作特点,从抓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入手,以五个小举措凝聚民心、构建和谐、抓实帮促。

  一、注重小细节,融入群众搞调研。从细节入手,融入群众,搞好调查摸底工作。在穿着上,换下漂亮的时装,穿上简单朴素的运动服;在语言上,学会拉家常,说村民感兴趣的事;在入户走访中,对极度贫困家庭进行登记,把自己作为村里的一员积极帮助他们,当村民家中有红白喜事时,还主动上门祝贺或慰问。

  二、建好小阵地,抓好妇建促党建。扎实做好“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工作,带领村干部对村办公楼进行重新装修和规划,建立党员活动室,不定期召开党支部扩大会议。慰问贫困老党员,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保持党的纯洁性”党日活动和党员“亮身份、争先进、比贡献”实践活动。指导建立“妇女之家”组织,充分发挥“妇女之家”的培训教育功能,整合农家书屋,建起“智慧加油驿站”和“留守儿童亲情聊天室”。

  三、争取小项目,搭建干群连心桥。争取“母亲邮包”项目为所驻村寨急需帮助的贫困母亲搭建“手牵手”帮扶桥梁,用爱心和行动增强村民对妇联组织的信赖,当好妇女群众的“娘家人”和“贴心人”。争取“农民文化家园”建设项目,为所驻村寨小学向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电脑和体育器材,协调解决村卫生室和计生室建设项目中出现的障碍和问题。

  四、策划小活动,激发群众内动力。策划组织省妇联“走基层·访民情·解民忧”主题实践活动,看望身患重病的妇女姐妹,为她们送去慰问金。充分利用侗族群众“八月八”喜庆,开展“庆丰收·迎国庆暨爱心捐赠”活动,开展爱心捐款帮助身患重病村民活动。采取农户出资一部分,村委出支一部分的方式,组织全村人集体汇餐。

  五、用好小资金,真抓实干勇先行。开展文明卫生户评比活动,利用省妇联资助帮扶资金,制作封闭式垃圾箱,修建垃圾焚烧池,解决生活垃圾乱扔乱倒的现象。在周末组织村民开始新村建设劳动大会战,帮助村民修建从寨头到寨尾的环村联户路。村民们不等不靠举动得到各级领导赞赏和支持,环村路纳入一事一议项目。

  感言

  省司法厅驻村干部韩祥:这次的驻村工作给了我一个在基层实践法律援助,帮助贫困弱势群众化解矛盾、辅助加强农村法制建设的机会。我将迅速到村驻点,真蹲实驻、真帮实促。

  贵州财经大学驻村干部白云峰:驻村工作首先要做好角色定位,我将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智力支持方面的作用,结合实际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争取早日实现同步小康的目标。

  省农产品质检中心驻村干部袁旭:这次驻村我将到水城猴场乡补那村,我将首先做好该村优势产业调研,结合村情,争取在年内完成该村“美丽乡村”规划和“一事一议”规划编制。

  大方县编委办驻村干部郭应华:干部驻村的实质,就是要能为农村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基础。

  余庆县关兴镇狮山村村民陈天香:如今的驻村工作组就像毛泽东时代的驻村干部一样,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我们跑腿办事,真正成为了我们的贴心人。

  习水县双龙乡驻村干部走村串户为群众讲解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

  图:六盘水市委办驻水城县蟠龙镇法那村干部教蔬菜种植户周丽通过电脑学习种植技术。

  图:黎平县法院驻村干部为尚重镇宝塘村群众运送生活物资。

  图:2月27日,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自带行李、自带炊具,奔赴农村。 傅泊霖 摄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贵州召开道路交通安全百日整顿行动阶段工作会
·贵州检察机关从五方面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
·贵州习水县百名民警下乡实施“1+N”民生温暖行动
·贵州两万余名志愿者参与禁毒宣传
·贵州盘县民警利用QQ警务平台为群众排忧解难
·贵州检察机关五个方面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

·贵州检察机关五个方面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
·贵州代表团审议“两高”报告
·贵州“高墙”内8800人取得专业技能等级证书
·春运期间 贵州铁警查获危险品5.7万余起
·贵州六枝:搭建五个平台提升为民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