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底山东省公安机关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中,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辖区群众满意度为99.12%,在全省165个县市区公安机关中名列第一;在民警自身幸福感和满意度测评中,100%的满意度使分局民警成为全省“最幸福民警”,同样位列第一名。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山东省公安厅为该分局记集体二等功。
立体化打防管控:
实现“大案及时破、小案不放过”
“这道理、那道理,不发案、少发案才是硬道理。”这是烟台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局长王春生在各种会议上常说的一句话。
群众对公安机关满意不满意,关键要看治安环境好不好。基于这个认识,几年来,开发区分局以创建和谐平安城区为目标,建立起立体化打防管控机制,形成全警联动、整体作战的工作局面,实现了“大案及时破、小案不放过”。
2012年5月2日上午8时许,开发区分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案:位于开发区彩云城一超市内的某金店大量钻石、铂金及现金被盗。民警调取超市内的监控发现一可疑男子7时50分从超市东侧大门离开,遂对彩云城周边的几十个监控视频进行循线追踪,最终锁定该嫌疑人居住在宁海佳苑小区。
案发后仅7天,5月9日早晨,民警将这名偷金大盗抓获,价值180余万元的赃物被全部追回。这是开发区分局利用社会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天眼工程”破案的一个成功案例。
在开发区,监控探头随处可见,这是开发区“天眼工程”的一部分,一期建设的430个数字高清监控点已经投入使用,二期240个数字高清监控点正在紧张施工中。开发区“天眼工程”建设完成后,公安机关能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监控区域的治安动态,有效提高了社会治安管理水平,大大提升了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效率。开发区分局围绕 “天眼工程”建设,以网络化、信息化为重点,空中24小时“不眨眼”巡查,地面全天候不间断巡逻,形成了空中地面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动态防控格局。
2012年,“天眼工程”帮助警方直接抓获犯罪嫌疑人113名、破案134起,提供各类证据线索563条。
2012年,全区刑事发案在连续多年下降的基础上,较上一年同比下降6.5%,受理治安案件同比下降3.4%,命案破案率连续6年保持100%;“两抢”发案同比下降22%,盗窃案件同比下降6.6%,追回赃款赃物625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100万元。创意小警务:
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民意是一把尺子,更是一种导向。警务跟着民意走、民警围着群众转,开发区分局民警创新推出各种新举措新办法,惠民生保平安。
去年5月的一天早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胜小区一楼房,家住4楼的小李夫妻早上起床后发现放在沙发上的包被人拖到了窗前,里面的钱包等贵重物品被洗劫一空。经查,小偷是沿着楼外管道攀爬到4楼打开窗户行窃的。楼外管道竟然成了小偷的“梯子”!为了更好地防范这种攀爬楼外管道入室盗窃案件,去年12月,开发区分局积极争取资金22.6万元,着手将全区31个有楼外管道的小区全部加装防盗刺,统一安装防盗刺9200多根。有了这种“防盗刺”的守护,爬阳台入室盗窃案件的发案率大大下降。
去年12月6日,开发区分局“一路真情送福来”活动正式启动。早上7时许,新订制的多功能警务车——“和谐号流动服务平安动车”驶抵星海早市,现场向市民送出万张“平安福”年历,车上准备的2000个创意小防盗器也被市民一抢而空。两辆全新的“平安动车”,一辆可现场处理驾管业务,另一辆作为治安流动车使用,不定期开往大的居民小区、村居,民警从实际工作中搜罗了大批创意小警务,现场为市民演绎;反扒民警编演短剧,重现反扒现场的场景。民警用老百姓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宣传防盗防骗知识,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2013年第一天,开发区分局海河派出所、福莱派出所同时分别推出了自行编辑印刷的“平安是福”杂志、“祝你平安”治安快报。两份报刊内容涉及治安防范、警界新闻、法医手记、片警说事儿等方方面面。福莱派出所民警编辑出版的“祝你平安”治安快报发行方式为周刊,每周二早晨由社区民警在走访时发送至辖区居民家门口,每期发行量在3000至4000份,内容主要包括防范支招、警务快讯、片警说事儿、便民提示、创意警务等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根据一周的治安情况、发案形势,将警情、警务第一时间通报给广大群众。民警办报刊送群众,搭建的是警民之间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警务不再神秘,百姓也和民警走得更近。
正是这些创意小警务拉近了警民距离,也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下社区”变成“驻社区”:
警务室变成服务群众的“桥头堡”
社区民警是公安工作的前哨。在开发区分局,民警从“派出所民警”变为名副其实的“社区民警”,“下社区”变成了“驻社区”。社区警务室成为民警工作的“落脚点”、掌握社情民意的“信息点”、处理治安问题的“执勤点”、为民排忧解难的“服务点”、化解矛盾纠纷的“调解点”。
分局将全区重新划分为36个警务责任区,建成40个规范化警务室,警务室配备专职社区民警,实行独立勤务运行模式,确保社区民警集中精力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社区民警对内联合治安、刑警、消防、交通等各警种,对外协调综治、城管、工商等部门,建立以警为主、多方联动的 “社区网格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社区民警采集流动人口信息5.6万余条,同比增长一倍多,社区盗、抢、骗警情总数同比下降15.73%。
在八角派出所,有一个以民警个人名字命名的“黄胜伟警务室”,今年31岁的民警黄胜伟2004年从警校毕业后一直在八角派出所从事社区警务工作,管辖区7个村落。有空的时候,黄胜伟便会走到辖区村落里,找个当地有经验的老人带着,挨家挨户地走访。几个月的时间下来,黄胜伟已经用铅笔手绘成了7个村落的“地图”,哪里有路,哪里有农田、猪场,村里有多少户,谁住在什么位置,都一目了然。因为走访“腿勤”,最近一年,黄胜伟在辖区百姓的帮助下抓获6名在逃人员,其中,有3人是在黄胜伟的说服下主动投案的。
帮助群众,开发区分局民警捧上的是一颗赤子之心。这一年,开发区分局收到了多少封来自群众的感谢信,他们自己也说不清。在金桥派出所,社区民警王学新关心着社区里的6位残疾群众,并联系一家有良好信誉的企业做起了帮扶工作,每个月为残疾困难群众送上300元钱的帮扶款。
为进一步激发社区民警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的积极性,近年来,开发区分局推出“七小特色社区警务”创建活动,鼓励社区民警整合社区“小资源”、开展亲民“小活动”、改革勤务“小模式”、采取防范“小举措”、协同整治“小行动”、开发管控“小程序”、推动管理“小创新”。同时,分局组织开展“社区五星”评选活动,一批社区民警相继荣膺 “社区之星”、“智多星”、“防范之星”、“爱民之星”、“希望之星”,有力地推动了社区警务创新发展。 “强心”+“开心”+“暖心”:
“三心”工程提升民警幸福指数
在公安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测评中,开发区分局民警以100%的满意度成为全省“最幸福民警”。这个满意度是如何实现的?“事业发展关键在人,队伍建设是全部公安工作的根本,是推动公安事业健康发展的源动力。”分局局长王春生对抓好队伍建设始终不放松。
“感谢你对分局的奉献与付出,分局因你而骄傲,因你而自豪。”这是分局给民警颁发的“从警纪念”奖牌上印刻的一句话。多年来,开发区分局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全部公安工作的根本来抓,在从严治警的基础上,推出“三心”工程,全力提升民警的幸福指数。
推出“强心”工程,将思想强警放在首位。围绕弘扬“忠诚、正义、务实、勤奋、创新”十字局风,紧密联系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深入开展争创“齐鲁先锋警队”、争当“齐鲁先锋警员”活动,集中开展“走在前列、当好标兵”大讨论活动,连续7年推出标兵评选活动;上好入警第一课,通过参观局史展览馆,让新民警充分感受分局建局以来取得的瞩目成就,增强融入分局这个光荣集体的自豪感;建立网上荣誉室,详细记录各单位和民警历年获得的荣誉,为每个单位和获奖民警设置从警格言,激励民警坚定理想信念,准确把握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增强民警争先创优的意识,2012年内先后有31个集体、82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
推出“开心”工程,将文化育警融入日常工作。围绕提升队伍素质、减轻队伍压力,举办一系列警营文化活动,每年都组织开展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文体活动,让民警开心工作、幸福生活,增强队伍的凝聚力。
推出“暖心”工程,将从优待警落在实处。出台《开发区分局人才培养规划》,拓展青年民警的职业发展空间。主动帮助民警解决子女入学、亲属就医住院等难题,对住院民警及亲属,分局领导亲自慰问探望。建立生日档案,民警生日送上祝福;建立健康档案,每年组织免费体检,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从细微处关心民警。
正是这种爱的正能量激发了开发区公安队伍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铸就了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文明之师和钢铁之师。
·山东烟台公安局“边值边训,战训相连”
·山东烟台边检推出英语无障碍通关服务
·山东烟台:消防加强一线灭火能力 全方位排除火灾隐患
·山东烟台龙口边防全面走访畅通警民沟通渠道
·山东烟台看守所为监室贴对联
·烟台边防支队组织官兵深入渔港码头帮助渔民尽快恢复生产
·烟台边防支队组织官兵深入渔港码头帮助渔民尽快恢复生产
·山东烟台警方破案挽损15亿
·山东烟台:603个社区组建“消防巡逻团”
·烟台中院开展涉弱群体执行活动
·行走刀尖只为一刻击发 探秘烟台武警狙击手冬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