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内蒙古

内蒙古审判管理:定目标 抓规范 重考核

2013-03-18 09:21:0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图为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审管办主任唐谦(中)和工作人员一起评查裁判文书。

    五年来,内蒙古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268832件,审结1241945件,分别比上一个五年上升20%和19%,其中2012年受理各类案件283100件,审结256354件,分别上升8.28%和5.78%。这样成绩的取得,是与狠抓审判管理分不开的。

    抓住目标管理“牛鼻子”

    2011年初,高院新一届班子因地制宜提出对各中级法院实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并制定下发了《关于全区中级法院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试行)》,选取18个质量评估指标对中院实行目标量化考核,明确了严格的奖惩措施。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迅速将绩效考核办法及配套的三个规范性文件转发全区各政法机关执行,高院党组专门抽调骨干力量分别在7月、12月两次进行考核,年终对排名前三的中级法院进行了重奖,责令排名靠后的中院提出整改意见。

    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法院的工作积极性。2012年,全区法院25项质量评估指标在2011年取得“11升11降”基础上,又有23项好于上年,呈现出“11升12降”的良好态势,跃居全国法院上游水平。内蒙古高院乘势而上,从今年起将这一做法延伸到基层法院,考核不达标的,第一年自行整改;第二年向地方党委和自治区高院检讨责任;第三年仍不达标,要由地方党委提出调整领导班子的意见。

    内蒙古高院院长胡毅峰说:“抓目标绩效考核就抓住了审判管理的‘牛鼻子’,指标、标准、考核办法明确后,关键是抓好落实,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向质量效率要成果

    2011年4月,自治区高院和全区13个中院成立审管办,104个基层法院通过专设、合署等形式全部设立审管机构。自治区高院制定出台《审判管理办公室工作规则》、《关于加强审判权和审判管理权层级管理的若干规定》,修订完善了《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专业委员会工作规则》、《审判委员会议题材料提交规则》和《合议庭工作规则》等制度,完善健全了审判管理制度体系。

    全区法院不断强化层级管理,加强上级法院对下级审判管理和审判业务指导,建立起案件质量通报和发改案件分析会制度。自治区高院通过《案件质量评估报告》、《司法统计数据》和《审判执行工作分析》,及时开展案件质量评估,为各级法院领导进行审判决策和指导提供依据和抓手。

    各级法院把清理积案作为提高审判质效的重点,从2011年开始,集中开展“清积”工作,当年排查长期未结的诉讼案件513件,结案率99.6%,结案数量和结案率在全国法院均排名第一。2012年排查出的680件一年半以上未结案件中,除43件因法定原因未结,其他均已审结。内蒙古高院成为全国三年以上案件“零积案”的三个高院之一。

    评查监督与责任追究并举

    2012年6月11日上午9时,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原区委书记薛维林受贿案在包头中院开庭审理,不同寻常的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群众等近百人参加旁听,新华网、内蒙古广播电台、包头电视台同步全程直播。这是内蒙古法院开展“两评查”活动的缩影。

    2011年以来,内蒙古高院相继建立了《案件质量评查办法》、《裁判文书评查办法》、《差错案件分类及认定标准》、《关于违法及差错审判执行责任追究办法》等评查、差错和违法案件责任追究制度,改判和发回重审案件判前评查制度,严格落实审判责任倒查制度,明确了评查方式、评查内容、评定标准和责任追究,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案件的发生。去年,又以“找差距、补短板,提高干警审判业务能力”为目标,把庭审和裁判文书“两评查”活动同对下督导、目标管理、评先评优、司法公开等结合起来,采取庭审观摩、文书上网等形式,全区法院共开展庭审评查8029件次,裁判文书评查91818份,规范了审判执行工作,有效提升了司法能力和审判质量,提升了司法公信力。(记者 李生晨 宋建波 通讯员 段连发)

[责任编辑:季上平]
相关报道

·内蒙古公安厅捐助烫伤幼婴郝嘉丽
·内蒙古乌海全面启动大巡防新模式
·内蒙古公安厅厅长夜访环京检查站
·内蒙古乌海市:提升能力打造亮点抓好建设
·内蒙古加强危化品运输车辆交通管理
·内蒙古抓获侵财嫌疑人1855名

·内蒙古抓获侵财嫌疑人185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