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应勇建议
职务犯罪不论轻重 都应适用财产刑
有效防范犯罪分子案发时转移财产、刑满后继续享用
“当前我国刑法对职务犯罪的处罚金、没收财产等规定较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犯罪的惩治力度。少数犯罪分子甚至有‘一时服刑、刑满享受’的思想。”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应勇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完善相关法律,实现职务犯罪财产刑的全覆盖,以有效震慑犯罪分子。
应勇介绍,职务犯罪是最为突出的腐败现象之一。近年来,我国对职务犯罪的立法日趋完善,审判实践中也体现了依法从严惩治的精神。与此同时,我国刑法对职务犯罪财产刑的规定仍较少,导致职务犯罪适用财产刑的比例偏低。例如,上海法院2010年判处贪污贿赂罪342人,其中适用财产刑的比例为40%;2011年判处278人,适用财产刑的比例为34.9%;2012年判处340人,适用财产刑的比例为33.5%。
我国现行刑法中,对挪用公款罪、介绍贿赂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没有规定财产刑;对贪污罪和受贿罪处一年至七年、七年至十年、二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没有规定财产刑;对行贿罪只有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才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对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没有规定财产刑。应勇认为,这种刑罚规定已不符合实际需要。
“打蛇打七寸!”应勇说,职务犯罪属于贪利性犯罪,理应更多地适用财产刑。要根据职务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适用不同的财产刑,并加大职务犯罪财产刑的适用范围,提高幅度,这样可以有效防范和避免犯罪分子案发时转移财产、刑满后继续享用的现象发生。
应勇建议对现行刑法的相关条款作出修改,即不论职务犯罪的轻重均有必要规定相应的财产刑,实现财产刑的“全覆盖”,以增加违法犯罪成本,从经济上制裁职务犯罪。(记者谢卫群)
·尼相·依不拉音代表:预防职务犯罪力度加大了
·打击经济犯罪查处职务犯罪如影随形
·贵州检察机关从五方面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
·高检院“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座谈会召开
·江苏淮安:严查涉农领域职务犯罪
·陈俊卿代表:着力抓好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陈俊卿代表:着力抓好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预防走在前工程建起干部不倒 “预防职务犯罪也出GDP”
·全国人大代表薛江武:职务犯罪量刑需尽快细化
·陈家宝 何健忠代表:“预防职务犯罪效果,我有切身体会”
·认真学习总书记讲话 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