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2013全国两会> 代表委员声音

代表委员谈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2013-03-17 12:52:3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我的孩子出生在北京,今年读初一,希望异地高考政策能够切实推进,这样孩子就不用回山东老家读书了。”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经理助理朱良玉说。

    朱良玉老家在山东菏泽,21岁时到北京做保安,到现在已经整整20年。他抓过小偷,救过火,2008年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尽管已成为管理者,但朱良玉至今仍住在地下室。

    谈及梦想,他说:“我希望未来的中国,流动人口能够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幸福。我所说的幸福,指的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使流动人口能够融入城市,分享改革红利。”

    3月5日,朱良玉在人民大会堂听取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建议:“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人民期待,政府之责,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需要加快,力度需要加大。

    剥离不平等的“户籍利益”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目前来说,户籍制度不改革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毕竟现在人口流动性太大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院长沈志强告诉记者。

    可以说,目前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力十足。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另一方面,13亿中国人求生存、谋发展,希望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用同样公平的方式竞争。第三是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人户分离”的现状让户籍制度改革必须提速。

    然而户籍改革的呼声已持续多年,但一直推进缓慢。从2001年国务院户籍改革文件下发,到2011年国务院出台 《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十余年来的户籍制度改革之路并不理想。

    据报道,2012年4、5月间,由国家发改委主管城镇化工作的副主任徐宪平带队,国家城镇化专题调研组在全国不同城市调研发现,“户改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

    台盟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交的提案中就指出:城市中农村户籍人口 “大部分人没有享受到和城市居民等同的公共福利和政治权利待遇,没有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有研究表明,户口本上共有67项城乡居民“不平等待遇”,城乡待遇的巨大差异,致使入城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了新的城市贫民阶层。

    “户籍制度背后的权利都是人为设定的。”有全国人大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户籍利益”几乎涵盖了所有公民权益:就业、医疗、教育、社保、计生、扶残、体育、事故死亡赔偿……

    台盟中央在提案中建议,加快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逐步剥离附加在农户上的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社会福利内容,建立以实际居留地代替户籍地的身份认定机制。

    “在中央的统一规划下,逐步分离户口附着的福利功能,全面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限制,加快放宽大中城市落户限制。”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副市长吴刚说。

    剥离不平等的“户籍利益”,让“户籍”回归户籍,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们的建议。

    改革必须因地制宜有序推进

    有人把户籍制度改革称为 “攻坚”。因为户籍制度牵扯的不仅仅是户口,还有农村土地流转、城市社会保障等多方面配套措施的跟进,可以说关系着从农村到城市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户籍制度改革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承包地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巴南区委书记李建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民工进城以后,他还没有脱掉在农村的宅基地、承包地等 ‘3件衣服’,穿上了城市的社会保险等‘5件衣服’,他是彻底放弃承包地呢,还是放弃享受城市的生活?能不能两者兼有呢?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兴泉镇兴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倪月红认为,户籍制度改革对于农民来说是好事,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他特别提到了“自由迁徙”所带来的管理问题。“对我们基层来说,他很自由地想迁到哪里就迁到哪里,很不好管理。”因此,他建议:“应该是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针对各个地区的不同制定一些相应的政策。”

    专家介绍,户籍制度牵扯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住户人口基本信息的登记、统计、证件化、档案化等户籍管理问题,另一个层面是迁移调控的问题。一步到位放弃户籍制度是不现实的,解决之道是求真务实。有建议称,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可以率先在已经实现公共服务与基本福利均等化的区域实行,实现效益最大化,而成本最小化。

    据了解,广东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先行尝试者,其主要方式是实施积分入户政策,直观体现是户口簿的更换,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统一使用“居民户口”。从全国其他地方实施情况来看,实际上也是以中小城市为主放宽,对于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其他大城市保持控制。农民就近进入当地中小城市是目前城镇化的主流,也是当下城乡户籍改革的基础。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恒源煤电集团董事长孙俊良建议说,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条件,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在小城镇落户,实现由“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要逐步将小城镇农民工纳入城市低保、社保、医保等范围,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城市化的根本是让农民能享受到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达到公共服务的水平。”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省长郭庚茂表示。

    公安机关积极作为推动改革

    2010年至2012年,全国共办理户口 “农转非”2500余万人,是前3年的2.2倍;2012年全国非农业户口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5.29%。总体上讲,这几年全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力度明显加大。

    台盟中央在提案中建议,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实现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管理。“建议公安机关的流动人口信息网与人事、劳动、计生、工商、银行等重要部门联网。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代码的流动人口公共信息库。”

    对此,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3月6日全国政协“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提案办理协商会上表示:“推动各地完善包括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在内的常住人口登记,及时掌握当地常住人口的总体规模、人员结构等情况,加快实现信息共享。”

    公安机关担负着户籍登记管理的职能,在户籍制度改革中,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主动适应人口大规模流动趋势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探索人口管理服务新途径。“既要依法加强管理,又要提供良好服务。”

    此外,公安部将建立实施居住证制度,使长期在城市工作并连续居住、参加社会保险的流动人口公平公正有序落户。

    户籍制度改革涉及的是利益的调整,考验的是政府的魄力和决心。

    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早日实现“自由迁徙、安居乐业”,人民期待政府效能提速。(记者 陈文峰 沈磊磊 张年亮)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公安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
·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力度明显加大
·公安部副部长: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明显加快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自由迁徙: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青海强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发展
·户籍制度改革应自上而下推行

·户籍制度改革应自上而下推行
·山东: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推动全省城镇化建设
·网友“胜不骄”:政法工作会议释放户籍制度改革新信号让人期待。
·专家称城镇化健康发展需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我国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户籍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流动人口频遭“异地难题” 户籍制度改革再成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