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中央动态

"部长通道"的告别与出发:有人说再见 有人谈未来

2013-03-17 09:28:2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社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六次全体会议。会议根据中国总理李克强的提名,决定了各部部长名单。在国务院25个组成部门中,16个部长获连任,9位部长将履新。

    在人民大会堂的北门,记者们早早架起了长枪短炮。由于部长们习惯从北门进出会场,这里久而久之也就成为媒体口中的“部长通道”。今天,新老部长齐聚一堂,有人说再见,有人谈未来。

    会议开始前,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来到话筒前感谢记者们过去5年对他工作的支持。这位在任内留下“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等诸多经典语录的部长有些动情。他表示,“今天是我作为中国商务部长的最后一天,我会站到最后一分钟,我相信我的后任会继续得到你们的支持。”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也停下脚步。虽然避谈未来工作,但他还是应邀对自己过去5年的工作进行总结:“我们一方面要坚守18亿亩耕地,另一方面又要保障经济发展,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矛盾”。

    部长名单尘埃落定后,再度出现在媒体面前的徐绍史才说起自己担纲的新角色。“我非常感谢中央的信任,也感谢代表们的信任”,徐绍史说,他感觉到责任很大,压力也很大,好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很好的工作基础,“我将跟同志们一起,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新当选的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今天是媒体重点围堵的对象。对于“未来五年如何规划”,李斌表示,“我想起毛泽东同志过去讲过,他不赞成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我还没上车呢,更没有更多要说的”。

    面对记者们不断提出的问题,李斌无奈地摆手说,“哎呀,让我喘口气吧”。她表示,“卫生和计生都是重要的民生,我们当前首要的任务是要进一步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行下去,后会有期!”

    和履新的部长相比,一些连任的老部长的突围经验显得更为充分。环保部长周生贤今天就循着通道的一边快步通过,没有回答记者的提问。不过其他一些老部长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身着灰色大衣的教育部长袁贵仁试图夹杂在人群中迅速离开,不过很快就被记者堵住。在答问时,袁贵仁依然延续了爽快而稳重的风格。面对表决结果的提问,回答:“我们应当继续改进工作。”

    “连任的感受如何?”

    “大家对教育寄予很大希望,我们应该继续努力。”

    袁贵仁表示,过去几年,每件事情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离国家需求还差得很远。

    农业部长韩长赋将未来五年的规划概括为“加强农业基础,保障粮食安全”,但这一简短的回答被记者“挑刺”说“讲得太虚”。

    韩长赋于是停下脚步开始细说。“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也很艰巨”,他表示,中国有13亿多人口要天天吃饭,加强农业基础,保障粮食安全,保证重要农产品供给任务是很艰巨的。

    韩长赋强调,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将永不懈怠,全力以赴”。

    工信部部长苗圩今天被记者一直追到了会场门口。他告诉记者,工信部正在研究控烟,“但涨价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苗圩透露,工信部未来五年最重要的任务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不过并不是所有部长都会走“部长通道”,今天记者们就一直没有等到新任外交部长王毅,于是大家围住已卸去官职的李肇星,让他评价新外长。

    李肇星称赞说,“王毅是非常好的年轻战友、外交官,他特好,很优秀”。(记者周锐、万淑艳、王雪、许云峰、马学玲参与采写)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上的接续与告别
·民政部部长:已经基本建立社会救助体系
·公安部部长助理李伟会见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大使
·民政部部长谈孤儿保障 兰考大火后排查民间收养
·水利部部长陈雷: 要让人民喝上放心水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异地高考尊重地方意见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异地高考尊重地方意见
·两会花絮:“筑巢引凤”等部长
·中国铁道部部长:支持大部制改革
·公安部部长助理刘彦平会见吉尔吉斯共和国客人
·公安部:部长助理李伟会见新任荷兰驻华大使
·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到燕城监狱慰问基层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