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2年多探索实践,南京市公安局走出了执法信息化建设的新路子,其成功经验被誉为“南京样本”
南京:办案无纸化 笔录有二维码
点鼠标审批材料
【难题】报批材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纸张、油料
【做法】研发“电子签章系统”和“电子案卷系统”,实现案件办理流程网上走
近日,赵某被南京市公安局浦口分局珠江镇派出所民警抓获后,从被带进派出所调查到被确认违法、被处以行政拘留,最后被送到拘留所的全过程,赵某不用在相关纸质材料或文书上签一次字。南京市公安局已全部实现无纸化办案。
“传统的执法方式已不适应信息化的要求,执法标准、执法素质、执法规范、执法效率,都要通过信息化去提升。”南京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徐锦辉说。“以前,我不怕去查获违法嫌疑人,不怕去调查取证,但我最怕的是到分局找领导审批材料。”玄武分局新街口派出所治安民警蒋亮说。蒋亮主要负责治安案件办理。用他的话来形容以前办理治安案件是“四八式”,即用四个小时去调查取证,用八个小时去报批。
针对基层执法部门存在的材料报批难题,南京市公安局法制支队组织研发了“电子签章系统”和“电子案卷系统”,实现案件办理无纸化。办理刑事和行政案件的所有笔录采用电子模板,当事人通过专用的签字和捺印板直接在电子笔录上签字捺印,为了防止篡改,生成笔录时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二维码。
电子案卷按照办案程序具有自动组卷功能,使用PDF注释技术,民警根据案件办理进度在案卷材料内添加案件主要证据列表,使审核、审批岗的同志和领导在审阅的同时,点击所列主证目录,直接关联到主要证据,从而大幅压缩审核审批时间和工作量,将个案审核审批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极大提高了审核审批人阅卷的速度。民警只要点击鼠标即可将案卷材料报送审批部门审批,审批部门审批后,系统就会自动生成相关文书并自动加盖相应的印章,然后自动返回办案民警的警务平台。
记者从南京市公安局了解到,2012年,全市公安机关无纸化办案,光纸张费用就节省12万余元,如果加上往返的油费等费用,更会节省一笔不小的财政支出。无纸化办案与中央倡导厉行节约的要求不谋而合。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针对公安与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间信息共享、案件材料流转,南京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建成了 “政法机关网上协同办案系统”,并在公安机关内部推广应用,使政法机关案件流转实现无纸化。
处罚可以计算出来
【难题】因执法办案不透明,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经常投诉、申请复议和行政诉讼
【做法】研发“行政案件自动量罚系统”和网上执法告知服务系统”
“你们对我处罚太重了,我要投诉你们……”被告知将要被处以行政拘留六日时,嫖娼违法嫌疑人李某着急了。雨花台分局板桥派出所民警徐国辉耐心地对李某说:“我来告诉你为何要处行政拘留六日。”徐国辉指着电脑屏幕问李某:“你嫖娼是否既遂?”“是。”“你是否是第一次嫖娼?”“是。”“减一分。”“你有无主动向公安机关坦白?”“没有。”“加一分。”……两分钟后,计算结果出来了:行政拘留六日。李某哑口无言了。
针对基层执法民警在办理行政案件时,群众对公安机关投诉、申请复议和行政诉讼时有发生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为此,南京市公安局研发了 “行政案件自动量罚系统”,系统设定各种违法行为的全部量罚情节,只要将违法行为人所有量罚情节全部输入平台,系统即可得出处罚结果,统一处罚标准。以浦口分局为例,2012年8月27日至9月5日,应用这个系统量罚行政案件120起,每起案件平均用时4分钟,无一起案件引发当事人对处罚不当的投诉或异议。
为了保障办理的所有行政、刑事案件当事人的知情权,南京市公安局还研发了“网上执法告知服务系统”,从接处警到案件受理立案,到案件办理的全过程,及时告知当事人案件进展情况。警务平台自动把案件进展情况发送到当事人预留的手机上,当事人凭借提示短信,在互联网上的“网上公安局”可以查询到案件基本情况,也可以提供线索和反馈意见。
这个系统自2012年3月1日运行以来,已公开上网案件7.1万件,发布告知信息6.7万条,通知被告知人5.6万名。从反馈意见来看,86.7%的未破刑事、行政案件的受害人对公安机关办案表示满意。
市民王女士的自行车被盗了,她对记者说:“现在我通过提示短信了解到案件进展情况,虽然还没有抓获嫌疑人,但我知道警察一直在工作,只要警察尽力了,虽没追回被盗自行车,我也能理解。”
破解民警用法困难
【难题】新法律法规大量出台,无法保障每名民警有充足时间系统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
【做法】研发供民警学习法律的“执法宝典”和“网上练兵场”
近日,民警王建军接到一起劳资纠纷的警情后,就收到警务平台自动发来的短信,短信内容是与劳资纠纷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处理注意事项。在赶往现场的几分钟里,王建军仔细看了遍信息内容。到了现场后,王建军用了20分钟就把警情妥善处理完,双方都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南京市公安局针对民警学习法律的现实困难,研发了专供民警学习法律的“执法宝典”和“网上练兵场”。
“执法宝典”的特色是针对执法执勤民警具体执法办案遇到的实际问题,警务平台系统自动检索相关法律法规,供执法民警学习参考。当警情录入警务平台后,平台智能检索相关法律法规,然后自动发送到处警民警移动警务通上,便于民警及时学习。此外,民警还可以通过警务平台主动查阅某一类警情或案件所涉及到法律法规。
“网上练兵场”建立了“学、练、考、评、管”五大功能为中心的模式,增加了多媒体学习功能,加入了视频、音频和动画等多种展现形式,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给民警,提高民警的学习兴趣。在民警学习练习过程中加入了知识点和题目记忆功能,可以分警种学习,可以分专题学习,甚至可以分某一罪名进行系统学习,可以随时学习、随时评析、随时计分。
据统计显示,76%的网上学习集中在12时至14时以及18时至20时。玄武分局锁金村派出所民警王顺祁说:“以前饭后是聊天的时间,现在用来动动鼠标点些题,既学习了法律知识又放松身心。”
截至2012年12月底,各级公安机关已经通过“网上练兵场”组织了1.3万余次考试;全局共有146.7万余人次参加了自测模拟考试;共有146.6万余人次参加了学法考试。
变事后监督为全程监督
【难题】之前的执法监督主要是对已办完案件的案卷进行抽查,发现问题才进行整改
【做法】研发“执法监督系统”和“讯问室智能视频监督系统”
为了尽可能减少执法问题,除了制定规范、提高执法者素质外,对执法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非常重要。为此,南京市公安局法制部门从深层次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南京市公安局研发了“执法监督系统”和“讯问室智能视频监督系统”。
“嘀嘀嘀嘀……”栖霞分局尧化门派出所民警姚尧的警务平台自动报警了,姚尧点击鼠标,看到系统自动提示,前几天办理盗窃案件的嫌疑人刑事拘留即将到期。看到提示后,姚尧开始准备相关材料,办理相关手续。报警声就是“执法监督系统”通过警务平台自动发出的。
“执法监督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智能监督和实时监督。智能监督包括对各类刑事、行政案件专项智能监督,对特定对象、各类强制措施、涉案物品的专项智能监督,对各类电话报警语音记录专项智能监督等。实时监督即对所有在办案件的进展情况,系统对案件办理的期限、涉案物品的管理、必要材料以及其他相关情况自动监督,在即将到期或其他问题出现时会自动报警,提醒办案民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出现执法漏洞。“讯问室智能视频监督系统”除有监督功能外,各单位能自动监控正在使用的讯问室实时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据统计,“执法监督系统”和“讯问室智能视频监督系统”上线应用后,全市无一起案件的处罚决定被上级公安机关撤销或在诉讼中败诉或因执法错误而引起国家赔偿,执法质量大大提高。南京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马群说:“只有转变执法监督理念,着力增强法治思维,变事后监督为事中监督,随时发现执法问题,并及时纠正整改,方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每一项执法活动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记者 许 政)
·[视频]江苏:南京鼓楼法院:首创“悬赏执行制度”
·南京“微博律师团”上线
·江苏南京新增8种法援申请免审情形
·南京:为科技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南京:预防为先:南京职务犯罪预防局今成立
·江苏南京启动“法律援助春风行动”
·江苏南京启动“法律援助春风行动”
·3月1日起:南京城市管理变“治理” 市民更有话语权
·南京雨花台公安分局分发新市民连心册
·南京火车站雷锋服务站13年服务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