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星期五)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的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从2009年4月到2012年12月,重庆全市法院共实施司法拍卖1778宗,成交1446宗,成交额65.97亿元,拍卖总成交率达到了81.33%,已成交项目平均增值率达到了11.86%,与改革前成交率只有20%、成交价平均缩水30%形成鲜明对比。
2012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浙江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两个月后,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金融法庭随即成立,由9名审判员、7名法官助理和15名书记员组成。
鹿城区是温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工商企业万余家,个体户三万余家,已经形成了金融集聚区格局。地处这个民营经济大本营、民间借贷生态链条复杂地区的金融法庭,专业审判涉及金融类民商事案件以及涉金改的其他各类案件,并积极参与金融刑事、行政案件审理。短短9个月,新收案件2927件,标的额135.2亿元;结案2223件,标的额82.25亿元。
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审时度势,确立了“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既是推动矛盾化解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又是对法官司法能力的考验。审判工作必须坚决贯彻这一工作原则。五年来,人民法院干警以超常的付出,调解纷至沓来的案件,力争做到案结事了,为社会添一分和谐。
张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把握好调判结合原则
乔彬(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商丘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董事长)商贸物流离不开调解
罗进(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泰州市肝病中心主任)进一步加强诉调对接
程苏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青海省委专职副主委)注重调解能力的提高
5年来,全国法院依法保障两岸同胞和港澳同胞合法权益,全面贯彻依法平等保护原则,同时尽可能给予港澳台同胞诉讼便利,全面保障港澳台同胞正当合法权益。
5年来,全国法院积极推进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的集中管辖,形成了以“特定管辖法院、专门审判机构、专业审判人员”为特征的专业化审判格局。如,受理涉台案件较多的福建,全省9个中院均设立了审理涉台案件的民事审判庭,48个基层法院成立了涉台审判庭。
各地人民法院还充分考虑到港澳台同胞对内地法律、法规不甚了解的现实情况,注重加强诉讼指导,坚持开展审前、审后法律服务,并积极探索完善涉港澳台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大力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协调配合,努力从源头上化解涉港澳台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人民法院如何才能体现“人民性”
左世忠代表建议 不能把法律和司法程序神秘化
“人民性”是人民法院的本质属性,审判权来源于人民、其行使目的在于服务人民、其行使效果要由人民检验。“人民性”的实践意义在于,不能把法律和司法过程神秘化,而是要带着深厚的群众感情,把驾驭法律与做好诉讼中的群众工作相统一,既讲公正也讲效率,既讲法律效果也讲社会效果,在此基础上实现司法公信。换言之,必须和谐司法、柔性司法,使司法在与当事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长期的良性互动中实现自身价值。
周有财代表建议拓宽基层法官人才来源渠道
目前我国基层法院建设相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黑龙江省奥利达医药集团董事长周有财代表建议,应拓宽基层法官来源渠道,建立适应审判工作需要的编制增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