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五年检察印记:外部监督 引得清泉濯我身

2013-03-15 15:36:1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2012年6月,高检院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专家咨询委员参观相关业务部门,了解检察工作开展情况。 程丁摄

    ●2008年12月,曹建明检察长提出,深化检务公开和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完善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以及其他执法司法机关依法制约的机制。2012年7月17日,曹建明检察长提出“大力推进诉讼民主、诉讼文明、诉讼公开和诉讼监督制约”,“四个推进”将检务公开、接受监督等检察实务工作上升到了理论高度。

    ●2010年5月28日,高检院举行“检察开放日”活动,这是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高检院首次向社会公众开放。同年6月10日,高检院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全面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2011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普遍建立检察开放日制度。同年11月,高检院首次邀请港澳人士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活动主题为“推进阳光检务,主动接受监督”。

    ●2009年4月,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检察机关宣传工作会议上表示,各级检察机关要积极探索检察新闻宣传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思路。现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检务公开、检察宣传已经在全国普及。以云南为例,省检察院官方微博粉丝数已超25万,检察微博成为该省检务公开的新渠道,受到网民交口称赞。

    ●2009年和201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听取审议高检院关于渎职侵权检察工作的专项报告。201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审议高检院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的专项报告。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审议了高检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专项报告。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针对检察工作提出的议案、提案和建议,高检院在规定期限内全部办结。2011年高检院在厦门召开会议,专门邀请港澳全国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2008年,高检院增聘26名专家咨询委员,推动检察理论研究深入开展。2010年5月,高检院为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系、方便接受监督,开通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联络专网”。

    ●2008年以来,人民监督员工作快速发展。2010年10月,高检院下发通知部署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监督范围统一为“七个方面”,选任方式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并明确了人民监督员的职责、工作程序及履职保障。截至2012年12月,全国共选任人民监督员16622人。

[责任编辑:季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