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开放日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评议人: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代表
“深化检务公开,推进检察门户网站、微博建设,完善新闻发布、公开审查、公开听证等制度,普遍开展活动。把互联网等媒体作为听民声、察民意的重要渠道,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作为一名老代表,我多次到检察院视察、调研,也和群众一起参加过“检察开放日”活动,听取检察工作开展情况通报,为检察工作建言献策。这项活动提高了检察工作的透明度,也让我对检察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目前,还有很多群众不太了解检察工作,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向检察机关求助。希望检察机关创新检务公开形式,敞开胸怀,多把群众和媒体请进来,多向群众和媒体介绍检察工作,多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加大检察工作透明度,密切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营造关注检察、了解检察、支持检察的良好氛围,提高检察工作公信力。
内部监督 特殊的职业需要更严格的管理
评议人:江苏省常州工学院副院长张红代表
“强化制约。认真落实中央司法改革任务,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防止检察权的滥用。”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我是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经多次视察、走访检察机关,参加座谈,开展调研,对检察工作较为了解。现在检察院案多人少、待遇较低、任务较重,非常不容易。但这些都不是检察机关能够懈怠的理由,检察机关需要不断强化内部监督,加强自我监控,杜绝违规违纪现象发生。对司法机关来说,每年办理的案件很多,或许一两个案子出问题很正常,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就是100%的错误,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司法公信力,会受到很大的损害。检察官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要有特殊的要求,需要更加严格的管理、更加苛刻的自我监督。
执法规范化建设 执法的生命在于规范
评议人:广州佳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伟代表
“深入推进。全面整合执法办案各环节操作流程,颁布和完善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而。听了曹建明检察长作的高检院工作报告我很振奋,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视执法规范化建设,对此我高度认同。建议检察机关继续加大接受外部监督的力度。首先是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促进执法规范化;其次是认真对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日常监督,根据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点排查和解决执法不公正、不规范、不廉洁等问题;第三是充分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通过公开透明的执法,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案例指导制度 统一执法尺度树立司法权威
评议人: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王文娟代表
“建立和完善,统一执法尺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修改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及时修订司法解释,保证检察环节正确适用法律。”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我理解这个“指导”既是对司法机关、司法人员的指导,也是对老百姓的指导,可以让老百姓接触到活生生的实例,有利于老百姓学习法律、掌握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也有利于老百姓服判息诉,减少因不懂法而发生的涉法上访。同时,老百姓还可以依此监督司法机关,督促司法人员严格依法办事,统一执法尺度,进而树立法治权威和司法权威。可以说,这一制度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是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社会情况千差万别的需要,对法治中国建设是一种推进,很有价值和意义。用于指导的案例要选好,要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案件集中管理 创新机制动态监督规范执法
评议人:黑龙江省澳利达医药集团董事长周有财代表
“建立机制。2667个检察院成立案件管理机构,对所办案件统一实行严格的流程管理和动态监督。”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案件集中管理,是检察机关加强和改进内部监督、让执法更规范的一种机制创新。对外可以加强与公安、法院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对内可以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强化过程监控和事前、事中动态监督,提高司法效率,同时还能够相互制约,防止腐败滋生。这项工作还为老百姓查询案件、了解案件提供了方便,增加了司法工作透明度,提升了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司法公信力。建议检察机关在推广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广泛调研,多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尤其是基层百姓的意见建议,不断加以完善,打造出“阳光服务”品牌。
全程同步录音录像 保证讯问活动严格依法进行
评议人: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公安局惠农分局副局长张仙蕊代表
“对侦查办案活动明确提出‘十个依法、十个严禁’,推行和完善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制度。”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我从报告中注意到了这项工作。报告有关用语说明中讲到:“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每次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必须对全过程进行不间断的同步录音录像,以。”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确需要加强,在这方面,我们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一样都高度重视,也实行了讯问全程录音录像制度。比如,接警全过程中每一个民警都携带三个现场执法仪,从不同角度进行录音录像。全程录音录像制度,一方面规范了办案人员的执法活动,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办案人员。犯罪嫌疑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家属如果有疑问或异议,调出录音录像就一目了然。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对硬件要求很高,国家财政应该从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
审查逮捕上提一级 加强对查办职务犯罪的监督制约
评议人: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孝和代表
“实行职务犯罪案件、抗诉权与侦查权由不同部门行使等改革。”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办案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对于确保司法权威、法治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很重要。省级以下检察院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必须报请上一级检察院审查决定,这一制度非常有必要。权力必须受监督,执法权、司法权尤其要受监督,检察机关审查逮捕权也不例外。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上提一级,等于给办案质量加了道关卡。这样,下级检察机关就有了压力,办起案来会更加慎重,更加绷紧办案质量这根弦。对于上级检察机关而言,这有利于及时了解下级检察机关办案情况,在加强监督制约的同时,也能对下级检察院进行有针对性的办案指导,从两个方向推动办案质量不断提升。
检务督察 明察暗访严肃检察纪律
评议人: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姚晓英代表
“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检查,推行检务督察制度。”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检察机关强化自身监督是对自己责任的坚守和自我评估,在当今环境下更为紧迫。对本级检察机关各部门及干警和下属检察机关及干警的执法办案、检风检纪等情况,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部门和干警依法履行职责,严肃检察纪律,廉政勤政不放松,这一工作制度很好。建议进一步加强上级检察机关对下级检察机关的检务督察工作。另外,网络上有很多办案线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不能放弃网络平台,应给予回应。因为网络上反映的很多问题都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情,直接关系到法治权威,也是很好的普法渠道。检务督察人员要注意从网络中发现线索,上级检察机关应督促下级检察机关及时介入。
教育实践活动 不断提升检察干警素质
评议人: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农代表
“持续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每年一个主题,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等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执法理念、行为、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检察机关每年开展一个主题教育活动,对于提升检察官素质非常有必要。因为检察官代表着司法机关的形象,代表着国家法治的形象。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需要人来执行,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工作人员,检察官执行法律的水平也影响着法律能否统一正确实施。检察官素质的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的不断提升,能让群众更加信任检察机关,增强对法治的信心,反之,就会损害群众信心,损害法治权威。检察机关开展职业道德、执法理念、执法作风等教育实践活动,需要不断适应新情况,注重实际效果。
张章宝马俊欣 先进典型引领检察干警秉公执法
评议人: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杨亚达代表
“加强示范教育,表彰宣传张章宝、李彬、马俊欣、金淑萍等秉公执法的先进典型。共有109名检察人员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检察官等荣誉称号。”
———摘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是时代提出的要求,更是永恒的主题。一方面,在社会矛盾凸显期,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任务不断加重,对于检察官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对公平公正的期待更高,很多眼睛都在看着司法机关,法律监督者自身存在问题,对法治权威的损害是极大的。检察队伍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近年来,检察机关涌现出很多先进人物,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先进人物具有直观的榜样作用、标志作用,宣传先进人物在管理学里是一种“正强化”机制。总结宣传先进模范检察官事迹,有利于树立检察官的良好形象,也给其他干警提供了努力目标。建议不断完善宣传手段,进一步凸显检察官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记者王新友 姜洪文/图)
·王红玲代表:对“静悄悄污染”加大治理力度
·肖凤合代表:建立涉军涉法案件处理长效机制
·倪英达代表:法律监督与自身监督并重
·赵坚代表建议城乡规划应加强生态保护
·秦希燕代表建议增设网络推手罪打击恶意推广
·路志强代表: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