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把综治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基层基础建设上,重点抓好了平安村居建设、三级平台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等基础性工作,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
建设平安村居,实现村居平安
“平安村居”建设作为2012年全区十大民生实事之首,市人大还把该项工作纳入全市法治惠民的六件实事之一。2012年,区镇两级财政投入了资金1.3亿元,推动了“平安村居”实现全覆盖。全区67个村居均开展了“平安村居”建设,建成了围院式小区602个,仅今年新增安全小区409个。通过开展天网、地网、人网工程建设,强化了人防、物防、技防的立体化防控网络,80%的小区实现了“零发案”。
各镇街根据各村居的地理面貌、防控特点等要求,开展封闭式、半封闭式的小区改造工程,建设了关闸、栏栅、岗亭等物防设施,在各主要出入口道路和治安重点、混乱地区已安装1861个摄像头,正在建设的2398个高清视频监控摄像头,将在今年投入使用。同时,通过“五统一”整合护村队和新增治安联防队员,派驻到小区开展24小时的治安防控工作。
建设三级平台,化解社会矛盾
区、镇(街)综治信维稳中心于2009年全面完成建设,并在2010年实现了向村(居)和社区延伸工作,2011年实现了500人以上企业(48个)综治信访维稳站全覆盖的目标。区、镇两级财政投入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基础建设经费1457.7万元,全部实现独立办公场所,位于方便群众办事的地方。而工作站的建设基本上按照“在村(居)委会内(或企业内)设立工作站办公场所”和“一个办公室、一个接访前台、一个会议(调解)室”的要求进行建设。在工作中也形成了一批特色和亮点。如:区、镇两级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均设立了检察工作室,人民法院联系点。在实行镇、村干部挂钩联系责任制,各村(居)委会定点设立信访维稳工作接访点,将负责接访的镇村干部名单、联系电话和接访时间等内容编成《便民手册》,印发到各家各户。实行了中心人员挂钩村居、分片包干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合力优势,为群众反映诉求和解决问题搭建一个平台,有效地调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使各类矛盾纠纷在基层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建设视频系统,提高科技防范
2008年,由综治部门牵头,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投入、统一建设”的原则,全区斥资8千多万建成了覆盖全区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将治安视频监控、电子警察、治安卡口建设三套子系统紧密结合,统筹规划,保持技术上的超前性,在设计、规划上处于领先地位。系统启用以后,有效提升了全区的社会治安防控、打击违法犯罪及道路交通管理等能力。
到2012年止,视频监控系统共计协破刑事案件447宗,协破治安案件40宗,协助解决交通事故168宗,合计提供线索2万多条。此外还为19宗群体性事件取证,有力维护了政府机关的合法权益;导出交通违法记录40万多张次,有效整顿了交通秩序。
2012年底,该区开展视频监控的二期工程建设,在部分主要交通路口设置16个电子警察(含卡口功能),增设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1套,从“平安村居”视频系统中引入180个一类监控点。目前,全区建设了视频监控摄像头13155个,已完成180个一类视频图像采集点,1600个二类视频图像采集点,163个高清治安视频。今年,西南街道、云东海街道、乐平镇、芦苞镇建成全镇(街)统一的“平安村居”建设视频监控中心,将通过社会视频专网接入,实现与公安部门的联网。届时,在各治安和交通重点部位将增加上万双眼睛,24小时不间断地盯住每一个角落,为平安三水建设增加了“风雨无阻”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