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产保护
我国在贯彻改革开放方针、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十分重视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形成了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双轨并行、优势互补、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即建立起了适应国情需要、符合国际条约标准、体系比较完整的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与此同时,中国法院通过依法审理知识产权案件、制定知识产权司法解释、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合作,不断完善司法保护工作机制,加大司法保护力度,提高司法保护水平,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国际社会的尊重。
非遗传承 公平协调
潘鲁生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
一种文化是靠文献、典籍记录下来的,而另一种文化是生存于民众之中的活文化,这些活文化很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它、解释它、开发它,更需要保护它。加强司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拯救、传承和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司法保护,首先,应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中的著作权人的保护,要加强这方面的立法,从立法的层面解决长期困扰非遗保护的问题。其次,要从国家战略的层面出发,既要保护集体所有人的知识产权,更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个体的权利,要改变忽视个体知产权利保护的现状。再次,司法应当积极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传统知识、遗传资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平合理地协调和平衡在发掘、整理、传承、保护、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关系。
加强执行 优化环境
蓝进 全国政协会议海外列席代表、美国俄勒冈州—中国姐妹关系理事会主席
从构建创新型国家来看,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意义深远,也是国际上的普遍行动。这些年来,国家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司法界也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值得肯定。但是知识产权案件执行难问题依然影响着知产司法保护的实际效果,值得深思。
法院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加大解决力度,切实破解知产司法领域的执行难,在认识、机制、措施等方面都要提升。只有执行到位,才能真正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利益,从而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良好的司法环境,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氛围。
·[视频]以党建带队伍 以队伍促审判——市二中院知识产权庭党支部党建业务双促进
·[视频]北京二中院知识产权庭党支部党建业务双促进
·罗志军:更加注重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
·湖北汉江中院四步调解知识产权案
·[视频]提高罚款金额 保护知识产权
·3月新法发力保护知识产权